-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高考新课程历史
考前25天每日限时训练(3)
(时间:2013年5月11日)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小题48分。在每小题所出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B.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C.神权与王权结合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答案】C
【解析】在古代,统治者崇尚迷信,一切行事都要由史官占卜(卜筮)。 占卜的官员,他们起着神的作用,是神权的代言者。统治者正是这样凭借神权实现其政治目的。
25.秦始皇焚书,只有医药、卜筮、种树等书籍不在禁、焚之列,焚书之后又坑儒以警告天下,到汉武帝时罂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充分说明
A.政治制度决定文化的命运 B.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C.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D.主流文化被否定和限制
【答案】C
26.从秦朝开始就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从秦至明清,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因此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这种现象无法逆转的根本原因是
A.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 B.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耳目
C.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D.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工具
【答案】C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古代监察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组成部分即可判断。
27.清朝修撰《四库全书》后,七座官方藏书楼仿宁波民间藏书楼天一阁规制修建。乾隆曰:“故吾于贮四库之书,首重者经,而以水喻文,愿溯其源。且数典天一之阁,亦庶几不相径庭也夫。四库七阁名字均取水傍,虽镇江文宗,外似独异,而细籀其涵谊,则固寓‘江河朝宗于海’之意。”乾隆此话旨在强调
A.修撰《四库全书》是盛世文化大典 B.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赞誉和接纳
C.对江南汉族知识分子的政治收买 D.加强对全国的思想文化控制
【答案】D
【解析】清朝在康雍乾三朝基本完成了对全国的统治,其手段有两个,一是笼络政策,再是高压政策,康熙以笼络为主,雍正以高压为主(主要实行文字狱),乾隆一朝二者兼而有之。乾隆在修《四库全书》时,下诏要民间捐书,宁波天一阁范家就是其中之一,而当《四库全书》完成后,乾隆拒绝返还天一阁所捐的书(因为有对清朝统治不利的记载),并且对许多民间书籍进行集中焚毁,其目的就是加强思想控制。
28.1873年1月22日上海县令发出晓谕,通知各制鞋店不得在鞋上用文字标写店号,同年12月3日两江总督李宗羲通知各纸坊铺“不准于草纸等项纸边加盖记号戳记,更不许将废书旧账改造还魂纸。”材料反映了
A.官员劝诫百姓敬惜字纸的良苦用心 B.工商业者具有了商标品牌意识
C.商品意识对传统伦理意识的挑战 D.工业化推动了社会风尚的变革
【答案】C
【解析】此题较有意思,考察了中国近代的社会生活史(近年高考尤喜考这方面的问题,是所谓社会生活史观的体现),材料说明了一对矛盾,即城市工商业者做了一些所谓“有辱斯文”的事(在鞋上写店名),而官府反对之,这说明了商品经济带来了人们(尤其是中下层老百姓) 观念的变化,而封建统治者站在维护儒家伦理的立场上是不能接受的(慈禧太后坐火车时就认为司机不能坐在老佛爷的前面而改为马拉火车)。
29.据下边“借谷票”中的信息判断,群众借出谷物是为了支援( )
A.北伐战争 B.反“围剿”斗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 B
【解析】 从图片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可知,借谷票是土地革命时期红军为进行反“围剿”斗争向群众借谷物的凭证,故选B。
30.“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这封信的背景应该是( )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B.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坚持抵抗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答案】 B
【解析】 “民国二十七年”指的是1938年。“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是指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坚持抵抗。A发生在1926年;C项是1936年;D发生在1937年。
31.下图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高考生物综合训练题 六.doc
-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高考冲刺综合练习九一.doc
- 【状元之路】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二-五点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二.doc
- 2013届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七 新人教版必修三.doc
- 2013届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二 新人教版必修三.doc
- 2013届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十 新人教版必修三.doc
-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模拟练习五 新人教版必修三.doc
- 2014高考地理 活学巧练夯实基础一一.doc
- 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 能力训练一百.doc
-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发酵和微生物培养专题练习五 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