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栟茶中学2013年高三历史考前赢分30天 第23天
考试说明专题2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近代以来服饰和饮食等物质生活的变化及其原因:①服饰的变化及其原因:变化的总体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中西方服装的并存,体现出两种文化的激烈对抗。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流行很长时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装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原因: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产生变动,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束缚。②饮食的变化及其原因:从19世纪40年代起,西方人大批来华,西餐也随之传人,中西餐并行于世。西餐逐渐在华人中流行,各通商口岸陆续出现由中国人经营的西餐馆。西式糖果糕点与饮料也开始受到国人的欢迎。
(2)近代以来婚丧嫁娶等社会习俗和社交礼仪的变迁及其原因:婚俗的变化:近代婚姻风俗:城市逐渐改变传统婚姻习俗,主张婚姻自由。婚礼本身的变化体现出时代发展的印记。社交礼仪的变化: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传统的跪拜。称呼上也发生变化。
2.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的进步
(1)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发展与更新的过程:
①交通近代化的趋势: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演进。轮船:先出现。汽车:开始出现于上海(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飞机:中国的民航事业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
②通讯工具:电报: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驾设了第一条有线电报线。20世
纪初,无线电报在中国出现。电话:19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迅速,现在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用户均居世界前列。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信息交流、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变化等。
3.大众传媒的发展
(1)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A.1872年,上海创办的《申报》历时较长,影响较大。
B.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此后,国人办报越来越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维新变法时期的《时务报》等。
(2)影视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电影事业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发展阶段。
A.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B.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著名电影还有《渔光曲》等。
(3)大众转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已极大地改变了民众的日常生活。
补差纠错
1.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2.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解题规范
1.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标准答案:C
●解题规范:
只要抓住题干中“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这一有效信息就可以判断正确大案应该为C。
考前赢分第23天 爱练才会赢
前日回顾
1.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的是 ①“求同存异”方针 ②反对霸权主义政策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20世纪后半期,中国外交局势转变的关键是 ( )
A.联合国席位的恢复 B.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 C.中日关系的改善 D.中苏关系的改善
3.上海合作组织加强了中国同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A.俄罗斯与中亚 B.日本与东南亚 C.新加坡与东盟 D.印度与东南亚
当天巩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高考生物综合训练题 六.doc
-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高考冲刺综合练习九一.doc
- 【状元之路】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二-五点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二.doc
- 2013届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七 新人教版必修三.doc
- 2013届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二 新人教版必修三.doc
- 2013届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十 新人教版必修三.doc
-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模拟练习五 新人教版必修三.doc
- 2014高考地理 活学巧练夯实基础一一.doc
- 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 能力训练一百.doc
-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发酵和微生物培养专题练习五 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