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摘要
译者和翻译理论家历来都无法在翻译标准上达成一致。上世纪九十年代, 翻
译理论界的文化学派明确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这一研究新方向极大
地拓展了译者和理论家的研究视野。受这一理论的启发,我们认为文学翻译批评
的研究重点应当转向影响翻译过程的文化因素。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大卫·科波菲尔》的四个中译本进行了比较。这四个
译本分别是 1914 年由林纾、魏易合译的《块肉余生述》,1958 年由董秋斯翻译
的《大卫·科波菲尔》,1982 年由张谷若翻译的《大卫·考坡菲》以及 2003 年
由庄绎传翻译的《大卫·科波菲尔》。本文目的在于探求文化因素对翻译过程和
译者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译本中的体现。本文文献综述部分简要回顾了翻译
理论史,着重探求文化研究在翻译理论发展过程中的演进,以及翻译研究的“文
化转向”对翻译批评的影响。然后,通过对四个译本的字、词、句的比较,分析
了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林译的归化程度最高;董译无论在内容和语言上都最忠
实于原文;张译的最大特点是既忠实又通顺,并有大量详实的注解;而庄译最为
简明清晰。最后,本文详尽分析了四译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当时的汉语语
言特点、四位译者的翻译特点和思想;以及上述因素对译本产生的影响。
通过对四译本的分析、比较研究,我们认为文学翻译批评不应仅局限于对译
本的错误纠正和标准制订,而应该深入到更为广阔的文化、社会背景研究之中。
本文期望,将有更多的文学翻译批评从文化角度切入,得到新的收获,以引起翻
译工作者对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更大关注,从而提高翻译质量。相信这一工
作将有助于推进我国的文学翻译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文学翻译批评,《大卫·科波菲尔》,译本比较,文化学派
Abstract
There has never been a consensus on the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criticism.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re was a
“cultural tur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which has greatly widened the theoretical scope
of this discipline.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is “cultural turn”, literary translation
criticism has shifted its focus to the cultur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This thesis is a case study of four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David Copperfield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which are Lin Shu’s version published in 1914, Dong
Qiusi’s version in the 1950s, Zhuang Yichuan’s version and Zhang Guruo ’s version in
the 1980s and 1990s. The purpose is to find out how translation is influenced by
cultural constraints and how the translators may react to such constraints. The
literature review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