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为活着而活着——试论《活着》中福贵的生存方式
专业:汉语言文学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作家之一,作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先锋派作家,九十年代写出了其小说中具有转折性的作品《活着》一部颇受读者喜爱和批评界关注的小说。以极其生动的笔触触及主人公徐福贵的内心世界:在经历了生生死死悲欢离合之后,的内心应是悲怆、暴怒及绝望的,但作者余华却给他设置了—个温和宁静的心境活着恰恰是这一点给读者以极大的震动这些表述,与余华写出了“活生生的中国人” 的说法,可以互相参考。此外,“忍受”,福贵生存方式最关键的一种生存“方法”,在他们看来也是很值得探讨学习的,“默默地忍受着这些难以忍受的人生苦难无怨无悔、无怒无争地‘活着’”。除此之外,以洪治刚为代表的赞同者们还认为“在福贵的这种‘活着’的背后洋溢着一种对生命的感恩,也折射出了对命运的自然承受,包含了某种宽广无边的生存意味,也体现了自然生命的坚韧,具有非凡的潜在力量”。认为“活着”这个语汇本身,就是以最简单最平凡的方式,展示了生命中最深厚最顽强的精神力量,它的包容性很强大,足以覆盖任何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尤其是当余华将它安置在一个乡间农民的命运之中时,又无形之中赋予了其深厚的悲悯情怀,使创作主体的情感力量与人物的命运之间达成了内在的共振关系。并且,他们认为余华其实试图通过对福贵这种生活方式的描绘来回答一个这样问题:如果活着意味着苦难,如果苦难并不来自社会的不公,如果苦难并不能获得彼岸的救赎,那么,人是否还有必要活着?显然,答案是肯定的:人应该活着,并且,在活着的期间,我们要心存善意。
当然,也不是所以的评论家都赞同福贵的这种生存方式的。与赞同这种生存方式观点相对的“苟活哲学”,其中最具代表性是夏中义先生的观点。夏先生认为,“余华对福贵‘活法之倾心’当近之,余华所以尊福贵为偶像,是企盼自己乃至中国人皆能像福贵那样‘温情地受难’,即增强全民忍受苦难的生命韧性,其最佳途径,便是模拟福贵从精神上自行阉割自身对苦难的‘痛感神经’”,并且也显示了“某种以民族精神的集体遗忘为标志的良知的贫困”。关于这一点,他和富华的长文《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化》中谈得较详细,他们认为这些“乡野父老何以世世代代地熬到今天呢?想穿了,也挺简单,无非是苦惯了,皮厚了,眼昏了,心糙了,苦点难点也就不在乎了,仿佛人生自古便如此,也就不再或无力想象山外有山楼外楼,人竟还会有另种更好的活法。”
此外,我们可以看出“苟活哲学”评论家们,都有着相似的观点,就是认为福贵是盲目的乐观,他是对苦难已经麻木的人,在痛苦面前失去自我。并且,他们颇为反感所谓的“忍受”,认为他没有抗争,没有挣扎,对自己身上的伟大品质也没有任何发现,他只是被动、粗糙而又无奈地苟且的活着。比如评论家谢有顺在他的《余华的生存哲学及其待解问题》指出,福贵“对自己的痛苦处境没有意识”,这“与一头猪、一条牛没有什么区别”。他认为尽管余华指着《活着》说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但在他看来余华忽视了这种高尚里所包含的虚假性——福贵对苦难的承受是被动的,他的乐观也是盲目的,他虽然学会了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也仿佛有着与那头老牛一样的超然,但是,存在的幸福并不会因此而到来。因为人和牛毕竟是不同的,牛永远不会追问“我是谁”这样的问题,但是人会,人在被迫反省自身时会进入到“我是谁”、“我何以为人”这样的意识和自我追问中,这是人和动物的一个界限。他还认为,到《活着》的最后,福贵主动将那头老牛称为福贵,并与自己同名,主动的将自己的存在等同于动物的存在,实际上就是“我是谁”这一问题的放弃,就是宣布自己从人的“世界”里退出,意味着一个人对自身的存在自动的放弃;而福贵表现出来的所谓平静,实际上只是一种麻木之后的寂然而已。这不是一种高尚,而是一种存在的悲哀。赵歌东也指责“福贵、许三观们执着地将‘药渣’式的人生和‘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苟活哲学进行到底”,体现了“一种受虐者和苟活者的人生哲学。”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
(一)基本内容:
从《活着》中福贵的生存方式着手,通过对福贵的少年、中年、老年三个时期不同的生活状况分析福贵是如何活着的,从而来阐述中国下层民众是如何活着的,从而剖析出余华写福贵的这种生活状况的创作目的是什么,并进一步深入阐述他想告诉人们怎样的追求,从而对作家的创作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二)研究方法:
运用细读法,阅读相关文本及大量的相关评论书籍和论文,从而对余华笔下的福贵各个时期的生存方式有一全面的把握,分析福贵是如何活着的。继而通过概念阐释、引证、例证等方法,阐述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很”、“非常”、“十分”等程度副词的多角度研究毕业论文.doc
- “另一世界”的“青春鸟”——论《孽子》中的“情”与“孽”毕业论文.doc
- “让”类词的语法化及机制研究毕业论文.doc
- 《楚辞》联绵词研究毕业论文.doc
- 《飞鸟集》与泰戈尔的生命哲学毕业论文.doc
- 《红楼梦》把字句研究毕业论文.doc
- 《简爱》中女主人公的文化解读毕业论文.doc
- 《聊斋志异》中女性婚恋模式研究毕业论文.doc
- 《孟子》中的比喻研究毕业论文.doc
- 《三国演义》人物塑造艺术毕业论文.doc
- 2025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浙江台州市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招聘劳务派遣制员工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重庆川渝携手75家重点行业企事业单位招聘128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基础建设公司招聘25人(河北)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湖北武汉地铁集团社会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榆阳区司法局选聘专职人民调解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招聘5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甘肃公司试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年山东潍坊市寿光市高新区基础设施开发有限公司招聘考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华阳集团太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10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最近下载
- 光伏安全课件.pptx
- 山香教育(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及新课改、教育法律法规等).pdf
- 新解读《GB_T 39851.2-2021道路车辆 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的诊断通信 第2部分:传输层协议和网络层服务》最新解读.pptx VIP
- 二类精神药品培训.pptx VIP
- 2025年武汉黄陂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干事50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11课《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33张PPT).pptx VIP
- 春节文化PPT展示.ppt VIP
- 道教掷茭(圣杯)二十八签详解.doc VIP
- 75吨循化流化床炉施工方案.doc VIP
- 课程思政方案综合布线设计与实施.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