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献综述
后危机时代浙江出口发展方式转变分析
自实行改革开放起,我国的外贸持续增长,世界贸易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的货物出口额达到1.2万亿美元,首次超越德国成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但是2007年夏季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2008年以来我国出口大幅下滑,尤其是浙江。我国目前的外贸增长依然是建立在数量增长和价格优势基础之上的,这种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质量和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距离贸易强国的地位还有一定差距。
国内外关于外贸增长方式的研究一如既往的热烈,文献日渐倍增。基于此,我参考了一系列的专著、期刊杂志等文献,将中外有关外贸增长方式研究动态,包括其内涵、要理论与观点、对策以及实践进展等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为以后的论文写作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1 国外研究综述
1.1 国外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外贸增长方式没有专门的研究,但是不同的贸易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研究方式,对于经济增长的研究也给我们有较大的启发。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赫克歇尔俄林(1933)模型认为,一国的比较优势是由该国的要素禀赋决定的,由于要素禀赋的构成在短期内不易发生变化,因此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动态贸易理论从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丰裕度这来年各个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概念入手,提出了比较优势动态化的路径。Vernon(1966)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动态化要素密集度模型的代表。Uzawa1965)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以内生经济增长为基础,将资本品的贸易纳入分析框架中,得出比较优势会随着一国资本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结论。Findlay(1970)模型假定资本存量由非贸易部门生产,并引入人口增长率和储蓄率两个重要变量,一国的比较优势也会因这两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动态效果。
波特(1990)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一个国家的兴衰其根本原因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有赖于生产率的提高,提高生产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从宏观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成为“钻石模型”。
1.2 国外实证研究综述
依据上述种种理论,世界各国都提出了相对本来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早期经济学者普遍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对一部分国家的截面数据进行检验,分析国内投资和对外投资的产出比率与劳动增长的关系Tvler(1981)运用生产函数方法,添加了变量如劳动力和投资;Feder1983)、Kavoussi1984)、Moschos1989)、Saehs和Wamer1995)等人的研究都得出了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
随着计量经济学的进步,经济学者们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却得到了相反的如Taylor1993)、Helleiner1996)、BleaJlev(1997)以及Maccombie和Thirlwall1999)等人的研究,得出了对外贸易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另外,还有些实证检验得出了中性的结果,如Dutt和Ghosh1996)、Jung和Marshall1985)以及Chow(1987)等。
国际上没有专门研究关于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是研究了外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但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地租理论中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的内容做了概括。苏联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之上首次使用“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的概念,也没有统一的对外贸增长方式评价体系,没有将外贸增长方式的影响因素统一研究。
2 国内研究综述
2.1 外贸增长方式内涵及类型的研究综述
“十一五规划”提出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foreign trade growth pattern),在此之前国内还没有形成外贸增长方式的完整概念,缺乏对其内涵和外延的明确界定。近年来,国内的相关论述逐渐增多,但看法还不成熟,观点分歧比较大。简新华(2007)认为,外贸增长方式是指进口数量增加和效益提高的途径,涉及进出口物品的种类、结构、数量、质量、品牌、价格、生产要素密集度、技术含量、附加值、进出口的形式、地域、产业、营销、竞争力等多方面的内容及其影响因素隆国强(2007)认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主要是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2.2 外贸增长方式的必要性研究综述
关于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李军杰(2006)认为低成本的出口竞争战略造成国民福利的净损失、国际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高额的外汇储备等,这些问题都给原有的粗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1 探索勾股定理 同步测试(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新质教学课件(配2024年秋改版教材).pptx
- 卫生间改造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结构吊装施工》.pdf VIP
- 2025年中考数学押题:几何图形选填压轴题(含答案).pdf VIP
- 小学英语群文阅读:No Pain, No Gain 教学设计 PPT课件.pptx VIP
- 氢气管线吹扫试压方案.docx VIP
- 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导学案.doc VIP
- 2021新教材必修第一册完美题型精讲(同步学习培优120个题型完美讲解).pdf VIP
- 美术五年级上册人美版 第2课 画人像(课件)(14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