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镜像中的疼与痛以冯小刚唐山大地震为例谈灾难电影的心灵维度.pdf

生命镜像中的疼与痛以冯小刚唐山大地震为例谈灾难电影的心灵维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 卷 第1 期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Vol .3 No .1 ( ) 2011 年03 月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Mar .2011 生命镜像中的“疼”与“痛” ——以冯小刚《唐山大地震》为例谈灾难电影的心灵维度 张高峰 (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0 ) 摘 要:影片 《唐山大地震》以其真实而撼人心魄的生命镜像,演绎了地震灾难造成的普通家庭生死 离别悲恸的三十二年,现实主义地表现了女儿无法直面的人生,回避中始终无法完成的自我认同和母 亲惨痛的废墟记忆。通过心灵转换生成中的意象、苦难废墟记忆的光与色及日常生活写意话语的背后 三方面从影视本体论的层面上,分析影片如何探寻并成功地营构了震后幸存者心灵伤痕及日常生活中 难以抚慰的心理空间的 “余震”。创作者用饱含 “生命温度”的光线刻划出生存者背影中沉重的灵魂, 以生命镜像完成了召唤结构中个体生命 “疼”与 “痛”的人类内在生命体验的哲性思考,以源于生活 真实的深厚民族底蕴,诉说出北方古老的土地上绝望而不屈地存在着的生命力量。与同类灾难影片比 较分析,该剧显出独特的摄影造型观念,更加注重灾难之于人心灵的强烈震颤与难以愈合的伤痕,层 层捕捉震后心理干预的心灵维度。 关键词:冯小刚;唐山大地震;生命意象;写意话语;心灵余震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356 (2011)01-0016-07 日益全球化的大众传媒消费时代由美国好莱坞 理结构,它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症候。”P 143 领潮的灾难类电影相继出笼,它们往往是以影视技 正因如此,面对时下电影排行榜上灾难类型居 术处理为依托,凭借超强度的视觉冲击力,构想性 高不下的文化现状,观众接受灾难影片时内心空间 地捕捉电影受众内心所潜藏的恐惧与好奇,魅惑的 保持足够的理性认识不是毫无必要的,一方面应看 表象背后正是驱动于市场资本运作而制导出的特效 到西方普世价值中个体生命情感的沉重与弥足珍贵 视觉奇观。诸如 《2010 世界末日》、《后天》及泰国 的爱情力量,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认识,或许多灾 《2022 大海啸》等电影巨额的投资制作,更加借重 难阴影下的发现,这些被构想的生命体验,有着导 宏阔纵深的拟像摄景及数字化视觉特效景观,受制 演对人类生存前途处境的担忧,也饱含生命遭遇灾 于票房利润的预设期待,不同程度上降阶以求地迎 难的特殊存在考验,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观察到对 合了时下消费主义作祟所带来的 “猎奇化”大众文 于那些感受了传统价值观念被迫分崩离析化中而又 化心理趋向,为观众带来色彩画面及心灵强烈震撼 浸染本土经验的观众来说,国外的此类影片高密度 的同时,借助视听交响效应令观众错愕而忧伤地沉 的 “事件”炒作效应,看过之后心中是否仍隐隐感 湎于自然可敬畏的内在不可测力量。据此可以说影 觉有一层 “隔”?往往化为无所谓轻重的谈资、一 片自身携带了人文关怀的灾难对抗因子却也媚俗地 种灾难的奇观,将反思冲淡?而使历史个人化想象 为吸引更多眼球关注,近乎是借类于 “事件”的聚 的体验始终无法实现直抵生命的接引。相对于虚构 众效果,因此 “说我们的时代已经全面猎奇化这决 的灾难场景视觉盛宴化的想象,有效的人类生命情 不是危言耸听,全面猎奇

文档评论(0)

I LOVE 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