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精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的几个问题
冯文林1 梁培坤2岑曦3
1.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5105152.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3.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关键词:精鳊教材;中医基础理论;问题
中图分类号:C,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509(2011)05-0774-01
一直从事于内经教学,偶尔客串给预防医学(食 中,阴阳失调的论述了阴偏盛.精编教材指出其形成
品安全)、医学英语以及临床医学八年制等讲授《基 原因之一为:“或因素体阳虚。无力温化阴寒,寒湿内
础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部分。2010年给09级中医聚,从而导致阴寒内盛所致”。并指出此为“虚实夹
学专业及针灸推拿专业讲授精编教材《中医基础理 杂”。接着提到其病机特点时认为:阴偏盛属于“实
论》(郭霞珍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8寒证候”。既然是“实寒”。前文提到实的病机特点
月第1版)的部分内容。这版精编教材整体评价不 为:“邪气亢盛,正气未衰”,退一步讲就算“阴偏
错。所以在本校应用多年。然而,在备课及与学生互 盛”时正气也就是阳气有所减少也如精编教材所
动的授课过程中,发现此教材的部分内容有值得商 言:“阳气虚损不甚”,怎么可能是“素体阳虚”呢?
榷的地方,现整理如下,希望得到各位专家的指正。 “素体阳虚”的表述不只是“阳气虚损不甚”吧。所
l别字错误 以笔者认为,精编教材在论述“阴偏盛”病机形成
精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的错别字,当是印刷问 原因时,没有必要提到:“或因素体阳虚。无力温化阴
题,就笔者讲解的部分章节里发现如下错误。例如,第 寒,寒湿内聚,从而导致阴寒内盛所致”。
102页图4—2十二经脉交接部位图中“手少阴肾经”.2.3虚实补泻精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第207页,
应该为“足少阴肾经”。再如,第153页,其他病因中, 在“寒者热之”的条目下,提到:“寒证有表、里、虚、实
第一条意外损伤包括外力损伤、化学伤等,但是。外伤 之分,表寒证多属实证,治宜辛温解表;里寒证据其
条目下又指出化学伤属外伤:相同的错误亦发生在第 虚实可分别采用温热散寒、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等治
5页第二段中介绍金元时期的医家时竟然罗列出了明 法。”还有,在“热者寒之”的条目下。提到:“热证也有
代医家张景岳。第156页。正气的作用方式一共列举 表、里、虚、实之异,表热证多属实证,治当辛凉解表;
了4点,但是却写成正气的作用方式有三。 里热证据其虚实可分别采用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
2理论质疑 脏腑热以及清虚热等治法。”大概编者忘记《素问·至
2.1 阳邪还是阴邪精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第 真要大论》日:“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
156页,指出了邪气侵犯人体能改变体质类型,并举 之阳。”毕竟在本教材第210页重申:“阴阳偏盛要损
例说明:“例如阳邪致病,损伤阳气,病久可使人体由 其偏盛。‘邪气盛则实’,‘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故阳
原型体质转变为阳虚体质.阳虚体质更易罹患阴寒 邪偏盛易形成实热证.宜用‘热者寒之’方法.治热以
之邪。”这个例子欠妥。比如,按照外感六淫的性质和 寒,清泻其阳热;阴邪偏盛易形成实寒证,宜用‘寒者
致病特点,寒与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病久可使人 热之’的方法,治寒以热,温散其阴寒。”也就是说“寒
体由原型体质转变为阳虚体质,阳虚体质更易罹患 者热之”,适用于表或里实寒证;“热者寒之”,适用于
阴寒之邪;然而,火或暑为阳邪,伤人多表现为阳热 表或里实热证。然而。虚寒及虚热则宜采用虚则补
症状,同时病久可使人体伤津耗气,出现气阴两虚之 之,即采用补阳,滋阴之法,“益火之源,以消阴
症,但仍以阴虚为主,即可使人体由原型体质转变为 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所以精编教材在“寒
阴虚体质。可见,上述举例说明的例子应该纠正为: 者热之”,“热者寒之”条目下不宜提及其适应予虚
阴邪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冷轧知识培训》课件.ppt
- 2025年国企竞聘面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4-6 风信子 少儿美术课件.pptx VIP
- 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 含评分维度.docx VIP
- 同济大学《数学(统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doc VIP
- 水准路线平差案例工程测量74课件讲解.pptx VIP
- 作文指导:说明文写作课件.ppt VIP
- 全站仪中间法在精密三角高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pdf VIP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课件(共31张PPT).ppt.pptx VIP
- 基于高级氧化技术的垃圾渗滤液及膜浓缩液全量处理技术工艺探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