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固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房建设工程
脚
手
架
搭
拆
方
案
编制单位: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编制日期:
脚手架搭拆方案
一、工程概况
湖北固润科技厂房建设工程,建筑面积约300亩。
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计算方法
1.小横杆的设计计算
(1)应按荷载实际堆放位置求取简支梁最大弯距值核算其弯曲强度;但对双排架求取最大弯矩值时,应不考虑靠墙端悬臂部分的活载。求小横杆支座反力时,必须考虑悬臂部分的活荷载;
(2)按实际荷载堆放位置的标准求取简支梁的最大弯矩值(不考虑悬臂部分活荷载的作用)后,然后换算成等效均布荷载再进行挠度核算。
2.大横杆的设计计算
(1)大横杆应按三跨连续梁进行弯曲强度核算:
①用小横杆支座最大反力计算值,进行最不利荷载布置求取最大弯矩值进行核算。
②脚手架外侧有遮盖物或在六级以上大风时,须按双向弯曲求最大组合弯矩值再进行核算。
(2)用标准值的最大反力值进行最不利荷载布置求取最大弯矩值,然后换算成等效均布值进行挠度核算。
(3)进行大横杆与立杆之间扣件的抗滑移核算。
3.立杆的设计计算
(1)脚手架立杆的整体稳定按A-3所示的轴心受力格构式压杆计算,其格构式压杆由内、外排立杆及横向水平杆组成。
①不考虑风载时,应按下式计算:
≤K1K2f
式中:N—格构式压杆的轴心压力,并按下式计算:
N=1.2n1(NG1+NG2)1.4NQ
NG1—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力,一个步一纵距的脚手架自重可按表一查取;
NG2—脚手板、栏杆、安全网等重产生的轴力,亦采用一个纵距内所产生的轴力;
NQ—一个纵距内脚手板上堆砖、运料小车、各操作人员等标准荷载所产生的轴力;
n1—脚手架的步距数;
A—脚手架内,外排立杆的毛截面积之和;
Ψ—格构式压杆整体稳定性系数,按换算长细比λcx=μλx由表三查取;
λx—格构式压杆长细比,由表二查取;
K1—高度调整系数,当脚手架高度H≤25m时。K1=0.8,当脚手架高度大于25m时,应按下式计算:
K1=(H以m计)
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采用205N/mm2;
K2—与立杆截面有关的调整系数,当内、外排立杆均采用两根钢管组合K2=0.7。
表一 一个步一纵距的钢管、扣件重量(NG1)计算,H1为脚手架与主体结构连墙点的竖向间距,b为立杆横距:
2.当脚手架底步以上步距h及H1不同时,应以底步以上较大的h和较大的H1,作为查表根据。
表三 换算长细比系数μ
脚手架的立杆
横距b(m) 脚手架与主体结构连墙点竖向间距H1(步距数) 2h 3h 4h 10.5 25 20 16 1.30 32 24 19 1.55 40 30 24 注:表中数据是根据脚手架连墙点纵向间距为3倍立杆纵距计算所得,若为4倍时应乘以1.03的增大系数。
内、外排立杆为单报时K2=0.85。
②考虑风荷载时应按下式计算:
+≤K1K2f
式中:
M—风荷载作用对格构式压杆产生的变矩,可近似采用M=计算,q为作用于格构式压杆的每延长米风载;
A1—内排或外排的单排立杆毛截面面积A1=;
b1—立杆横向间距。
③脚手架的单根立杆稳定
单根立杆稳定应按下式计算:
+σm≤K1K2f
式中:
N1----内排或外排立杆计算截面的轴心压力;
Ψ1----按λ1=h/γ查表四获取
h----脚手架底步或门洞处的步距
γ----内排或外排立杆的回转半径
σm----操作层处水平杆对直杆偏心传力产生的附加应力;施工荷载K=2.0KN/M2取得35N/mm2;非施工层σm=0
表四 轴收受压构件的稳定性系数ψ(3钢)
γ 0. 1. 2. 3. 4. 5. 6. 7. 8. 9. 0 1.000 0.997 0.995 0.992 0.989 0.987 0.984 0.981 0.979 0.976 10 0.974 0.971 0.968 0.966 0.963 0.960 0.958 0.995 0.958 0.949 20 0.947 0.944 0.941 0.938 0.936 0.933 0.930 0.927 0.924 0.921 30 0.918 0.915 0.912 0.909 0.906 0.903 0.889 0.896 0.893 0.889 40 0.886 0.882 0.879 0.875 0.872 0.868 0.864 0.861 0.858 0.855 50 0.852 0.849 0.846 0.843 0.839 0.836 0.832 0.829 0.825 0.822 60 0.818 0.314 0.810 0.806 0.802 0.797 0.793 0.789 0.784 0.779 70 0.775 0.7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 VIP
- 糖尿病入院记录模板.docx VIP
- soap病历中医的书写课件.ppt VIP
- V90伺服驱动器与S7-1200通过FB284进行PROFINET通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非常详细).docx VIP
- 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过程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DB61_T 1741-2023 矿山生态监测规范.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湛江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数字技术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ocx VIP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辨析修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病句——抓住病症,找出病因.doc VIP
-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年级10月质量检测练习化学试卷+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