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微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pdfVIP

液相微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第 32 卷 分析化学 FENXI HUAXUE  评述与进展 第 9 期                         2004 年 9 月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1246~1251 液相微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赵汝松 徐晓白  刘秀芬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5) 摘  要  液相微萃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该技术集采样、萃取和浓缩于一体 ,需 要有机溶剂量非常少 ,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萃取技术 ,在国内尚未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液相微萃取的方式、原 理、影响因素和应用 ,引用文献30 篇。 关键词  液相微萃取 ,样品前处理 ,环境污染物 ,有机溶剂 ,评述 1  引  言 样品前处理在分析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迄今为止 ,各种经典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多达几十种 ,用 得较多的也有十几种1 。这些方法手工操作多 ,劳动强度大 ,时间周期长 ,有时需要使用大量溶剂 ,特别 ( 是含卤素的有机溶剂 ,不但对操作人员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液相微萃取 liq ) ( ) uidphase microextraction ,LPME 或溶剂微萃取 solvent microextraction ,SME 是 1996 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 2 ,3 ( 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最初是由Jeannot 和 Cantwell 提出的。该技术是在液液萃取 Liquidliquid extrac tion ,LLE)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与液液萃取相比 ,LPME 可以提供与之相媲美的灵敏度 ,甚至更佳的富 集效果 , 同时 ,该技术集采样、萃取和浓缩于一体 ,灵敏度高 ,操作简单 ,而且还具有快捷 ,廉价4 等特点。 ( μ) 另外 ,它所需要的有机溶剂也是非常少的 几至几十 L , 是一项环境友好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 ,特别 适合于环境样品中痕量、超痕量污染物的测定。 2  液相微萃取的方式 2 . 1  直接液相微萃取( direct liquidphase microextraction , DirectLPME) 3 2 直接利用悬挂在色谱微量进样器针头 或 Teflon 棒端的有机溶剂 对溶液中的分析物直接进行萃 ( ) 取的方法 ,叫做直接液相微萃取法 如图 1a 所示 。这种方法一般比较适合于萃取较为洁净的液体样 品。但由于悬在色谱微量进样器针头上的有机液滴在样品搅拌时易于脱落 ,最近有人将多孔性的中空 纤维固定在进样器的针头上4 ,用于保护和容纳有机溶剂 , 同时由于纤维上的多孔性 ,增加了溶剂与样 品接触的表面积 ,从而提高了萃取率。 2 . 2  液相微萃取/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