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政治研究》(季刊)2009年 第 3期
国际关系中国学派的进路
一 兼论 国际问题研究的政策性与学术性
张志洲
内容提要 近年来,中国学界提出了创建国际关系中国学派的命题。
创建中国学派的要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 “中国问题意识”,二是反映中
国之国际观或国际政 治哲学。中国学派的基本进路就是 “既要研 究问
题 ,又要思考主义”。国际问题研 究的政策性和学术性之 间存在 复杂的
辩证关系。只要整个学界有一种 自然的分工,研究的是真问题,或构建的
是具有知识增量 的理论 ,中国学派就将在健康 的研究生态环境 中成长
起来。
关键词 国际关系理论 中国学派 政策性 学术性
国际问题研究大致有两个指向:一是政策性研究 ,二是学术理论性研究。这两
者不相冲突 ,但学者们的研究却往往各有侧重。严格说来 ,国际问题研究与作为学
科的国际关系研究之间有所差别 ,前者的重点在于具体问题的研究 ,后者的重点在
于学术理论性 的探讨。但从根本上说 ,如果不是基于深入具体的国际问题研究,国
际关系理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缺乏国际关系理论的抽象和学理认知,具
体的国际问题研究往往就事论事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今天的中国学界提出了创
建国际关系中国学派的课题 ,这当然首先是指创建中国自己特色的国际关系学术
理论 ,因为没有理论就没有学派 ,但其落脚点必然在具体的国际问题研究,尤其是
对中国在崛起进程中所遇到的特殊性问题的研究。换言之 ,国际关系中国学派的
张志洲:北京外 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 院副教授。(邮编 :100089)
74
国际关系 中国学派的进路
基本进路 ,在于立足于中国崛起中所遇到的国际问题的特殊性 ,将理论探讨与具体
的国际问题研究相结合 ,既注重国际问题研究的政策性效果 ,又注重学术理论的抽
象与总结。
一 、 问题的提出:为何要创建国际关系中国学派?
与二三十年前相比,今天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科或国际问题研究,在学科建制的
完善性 、研究力量 的壮大和研究水平的提升 、所 出版著作的数量和质量 、学术规范
化的自觉及本领域的学者对政府决策咨询参与度等方面,无疑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
不过 ,一种看似发展和繁荣的景象,却掩盖不住 中国国际关系学界 的尴尬 ,这表现
在诸多方面:第一 ,在西方理论 的强势入侵下失去了 “中国”主体性 。在过去十多
年间,我们在如饥似渴地学习以美 国国际关系理论为代表的西方理论 的同时,误将
它们等同于科学和先进的化身 ,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界几乎成 了西方理论 的跑马
场和殖 民地 ,许多在国内产生 了广泛影响的著作也不过是对西方理论 的注释性解
读 。第二 ,国际关系的思想和理论 的原创性严重不足。这与第一点相关 ,大量的所
谓理论探讨 的文章,落到西方理论的窠 臼里不能 自拔 ,误把基于西方历史经验和国
际观念特殊性 、隐含着西方中心主义或美国中心主义的理论 当作普遍规律 ,对西方
的概念和理论反复咀嚼,螺蛳壳里做道场,空对空,远离现实经验 ,甚至违背常识。
第三 ,中国学界充斥着低水平重复研究。大量的研究具体国际问题的论文 ,或观念
先行 ,套用西方理论而不顾事实 ;或浅尝辄止 ,不深不细 ;或隔靴搔痒 ,言不及义 ,既
缺乏政策的敏感性 ,也缺乏思想见解的深刻性 ,最后 的结论更是毫无新意,或是废
话一堆 。体现第二点与第三点特征的文章 比比皆是,占据着学术期刊的大幅版面。
第四,缺乏学术 自觉性。中国国际关系学界 的一些 “从业人员 ”,发表文章不是为
了探明问题或做 出学术贡献 ,而只是为 了完成学业或职称评定 的功利性 目的。第
五,缺乏中国问题意识和学科 的国际话语权 。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在总体上 尚无法
解答中国崛起进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 国际难题 ,不能解释或不能完全解释 中国崛
起进程中所遇到问题的特殊性 ,无法从历史经验和学术逻辑上强有力地 回应来 自
西方的挑战性论题 ,如 “中国威胁论 ”、“民主和平论”、“文明冲突论 ”、“霸权稳定
论”等,反而通常是被美 国或西方 的论题牵着鼻子走。
由于以上的种种现象和事实,使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界无法担负起为中国崛起
创造 国际关系理论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