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土壤中微生物体氮的因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章编号:1008-181(2000)02-0158-05 影响土壤中微生物体氮的因子 李世清,凌 莉,李生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 712100) 摘要:综述了影响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因子,以及微生物体氮与可矿化氮之间的关系。着重讨论了土壤有机质、有机物料、氮肥、作物根系、土壤温度和湿度对微生物体氮的影响及研究进展;评价了土壤微生物体氮与可矿化氮的关系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体氮;影响因子;可矿化氮 中图分类号:S158.5;S518.3 文献标识码:A Review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 LI Shi-qing, LING Li, LI Sheng-xiu ( Northwest Sci-T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haanxi, Yangling 712100, China) Abstract:The factors affecting 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 and mineralizable nitrogen are reviewed. The effect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organic material, nitrogen fertilizer, crop root, soil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 and the relevant study progresses are emphatically discus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resul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 and mineralizable nitrogen are evaluat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 factors affecting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 mineralizable nitrogen 土壤微生物体氮对环境因子和管理措施非常敏感[1~3],是易变动的源和库[4~5]。因而,了解微生物体氮的影响因子及其效应的大小,对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以及保护和提高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有机质和有机物料对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影响 土壤有机质(或全氮)与微生物体碳(或氮)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6~7]。Brookes等[8]用20种土壤的研究表明,微生物体氮与土壤全氮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5以上。天然植被开垦后种植作物,由于土壤有机质迅速减少,微生物体氮(或碳)随之锐减[6];耕层有机质丰富,微生物体氮和碳也较下层高[9~11],Gallardo和Schlesinger[10]发现森林土壤的微生物体氮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依双曲线关系递减。一般认为,种植根系庞大的作物,提供的有机物质较多,微生物体氮也较小根系作物高[5]。与把作物残茬直接翻入土壤相比,残茬烧掉后,耕层微生物体碳减少129 μg/g[12],Garcia等[11]在草原上也得到了类似结论。施肥一般能增加土壤微生物体氮[6],有机肥的增加幅度大于无机肥料[3,13~14]。有机肥对微生物体氮(或碳)影响的主要原因在于直接刺激了微生物的生长[13]。在丹麦定期施用农家肥的田块,微生物体氮的增加幅度要比施N、P、K化肥的田块高[15]。在施用有机肥的同时配施氮肥,效果更加突出。Ocio等[16]估计,每公顷施 10000 kg小麦秸杆14 d后,净固定的矿质氮(N)为50 kg/hm2;同时施氮,氮固定量为 90 kg/hm2。Mary等[17]的研究表明,每公顷施8000 kg麦秸后1 a,不施氮时固定的矿质氮为39~44 kg/hm2; 施用氮肥,则为82~108 kg/hm2,增加1倍以上。 不同有机物料对微生物体氮的影响不一[18]。一般认为,有机物料中氮的质量分数[18]和C/N比[19]是决定微生物体氮增加量的关键因子。氮的质量分数愈低、C/N比愈高,对微生物体氮影响持续时间愈长。Hirose[20]根据对微生物体氮的影响,把有机物料划分为三类:第一类(C/N=5.6~11.3)加入土壤后,立即发生矿化,矿

文档评论(0)

文档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