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木缘塔考补.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合论文

2013年第 14期 盘绢三垮 总第 255期 THESILKR0AD 考古与考察 I 西夏木缘塔考补 刘茂德 (武威市雷台汉文化博物馆 ,甘肃 武威 733000) [摘要]武威是西夏西凉府的所在地 ,是仅次于首都兴庆府的第二大城市,“大夏开基 ,凉为辅郡”。迄今为止 ,在武威境内 发现的多处西夏遗址、遗物,均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中,西夏木缘塔以其独特的造型、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国家文物局 专家组鉴定为国宝级文物。现珍藏于武威市博物馆。 [关键词]西夏遗址 ;木缘塔 ;武威地区 [中图分类号]K87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4—0O23_03 1977年,在甘肃武威县(今武威市凉州区)西郊林场 处 ,两处分别写在两座木缘塔的六角形盖 内,题记 内容为 (现为西郊公园)发现了两座西夏天庆时期 (1194~1201) “彭城刘庆寿母李氏顺娇殖大夏天庆元年正月卅 日身殁 , 的墓葬,墓内出土有彩绘木板画、木器、瓷器等珍贵遗物, 夫刘仲达讫”和 “故亡考任西路经略司兼安排官口两处都 为研究西夏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尤其是墓 案刘仲达灵匣,时大夏天庆八年岁次辛酉仲春二十三 日百 中随葬的木缘塔,为研究西夏宗教、葬俗、建筑、文化、艺术 五侵晨葬讫 ,长男刘元秀请记”,题记后书有一行梵文 ,汉 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文音译为 “喳嘛呢叭咪畔”。是佛教的六字真言。另一处是 一 、 木缘塔的造型特征 写在一块尚未加工成型的木板之上 。题记 内容为 “彭城刘 甘肃省武威市发现的两座西夏墓均为小型单室砖墓 , 庆寿母李氏殖天庆元年正月卅 日讫”。2号墓有一处,写在 墓 中随葬有木条桌、木衣架 、小木塔、木笔架 、木宝瓶 、木缘 木缘塔 的八角形盖内。题记内容为 “故考妣 ,西经略司都案 塔 、木板画、瓷碗等珍贵文物共40多件。其中,作为葬具的 刘德仁 ,寿六旬有八 .于天庆五年岁次戊午 四月十六 日亡 木缘塔就置于墓室正壁二层台的中央。① 殁 ,至天庆七年岁次庚辰 (据甘肃省博物馆 的陈炳应先生 两座墓出土有四座木缘塔 。均由柏木加工而成 。其中仅 考订 ,“辰”字应为 “申”字之误)十五 日兴工建缘塔 ,至中秋 有一座保存较为完整 ,另外三座因腐朽而残缺不全。从造型 十三 日人课讫”。 看,四座木缘塔盖顶有八角形和六角形之分 ,尽管有体量大 从四处题记看 。1号墓既有男主人死亡的题记 ,又有 小的不同,但其制作工艺极其相似。保存较为完整、体量最 女主人死亡 的题记 :2号墓虽只有男主人身份和死亡、埋 大的一座木缘塔出土于2号墓中,通高 76厘米 ,分塔座、塔 葬 日期 .但开头提到的 “故考妣”提及女主人。由此证明两 身、塔顶和塔刹四个部分 。塔座为四级八角形 ,表面饰红色 ; 座墓都为夫妻合葬墓 。每人各配有一座木缘塔 。墓主人都 塔身用长 34厘米 、宽 12.5厘米、厚 2厘米的八块木板合 姓刘 ,族属为汉 ,祖籍彭城 (今江苏徐州),在西夏朝廷任 成 ,合缝处以长方形四角带钉的铁片固定,上下各一片。木 职 。刘仲达生前任 “西路经略司兼安排官口两处都案”,刘 板表面涂深蓝色 ,上书黄色梵、汉文,塔身顶部另有长 12.5 德仁则任职 “西经略司都案”。但刘德仁殁于西夏天庆五年 厘米 、宽 3.5厘米 、厚 2厘米的八块小木板作榫卯,与塔身 (1198),直到天庆七年 (1200)才为他建了木缘塔骈 随葬 相连接,表面涂饰红色 ,上画斗拱图案。塔顶由八块近三角 于墓中。 形弯曲的木板组成 ,骑缝处用同样曲形的木条粘接 ,每块木 题记中提及的 “缘塔 ”和 “灵匣”,都应为盛放死者骨灰 板上下部都绘有云气纹 。中间用朱红色书写梵文。塔刹底部 的葬

文档评论(0)

大脸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