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 63 期(民國98 年3月),49-96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漢學的內在緊張:
清代思想史上「漢宋之爭」的一個新解釋*
**
張 循
摘 要
漢學與理學的對立是既有關於清代 「漢宋之爭」研究關注的焦點。
事實上, 「漢宋之爭」在思想史上的內涵並不止於此,它同時也是清代
漢學自身內部 「窮經」與 「進德」 、「考據」與 「義理」之間緊張狀態
的反映。隨著清代漢學逐漸出現 「為知識而知識」趨向,不免與儒學本
身重道德、重致用的性格相違背。漢學畢竟還是一種儒學,受到自身內
在的限制,不能允許欠缺義理的求知傾向無限制膨脹。既難以抑止考據
的興趣、又必須限制這種興趣的發展,以防止它同德行、義理等層面分
裂脫節,清代漢學(家)始終處在這種內在的緊張之中。這即是所謂「漢
宋之爭」在思想史上更深層次的含義。清季以降,一整套西方學術分科
體系逐漸流行於中國,表現為 「漢宋之爭」的儒學內部各層次的分裂之
勢與西方學科體系相互支援,在清季民初以後導致了儒學最終的解體,
儒學內部的 「漢宋之爭」也藉此而消歇。在這條學術變化理路中,清代
儒學的 「漢宋之爭」就好像是提前為中國學術由傳統進入現代做了一番
準備,清代學術思想似乎顯示出某種 「近代性」的趨向。然而清學是否
具有 「近代性」?學界的既有研究尚不足以回答此問題,因此對清學冠
以 「近代性」一類評價時似宜謹慎。
關鍵詞﹕漢學、宋學、漢宋之爭、「窮經」與「進德」、「考據」與「義理」
*
本文修改過程中得到三位匿名審稿人的悉心指正,受益良多,謹致謝忱!
收稿日期:2008 年 6 月 24 日,通過刊登日期:2009 年 2 月 6 日。
**
四川大學歷史系講師
-49-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六十三期
一、漢學與理學的對立:既有研究關注的「漢宋之爭」
學術界大致已經有一個共識,即儒學在清代的面貌與其在宋、明的面貌大
不一樣。清代儒學通常被我們稱為考據學、樸學或漢學,宋、明儒學則被稱為
道學或理學。而實際上,對儒學在這前後兩個時期的性格之不同,清人自己已
經有清晰的認識了。龔自珍(1792-1841)在〈江子屏(藩)所著書序〉中說:
孔子沒,儒者之宗孔氏、治六經術,其術亦如循環。孔門之道,尊德
性、道問學,二大端而已矣。二端之初,不相非而相用,蘄同所歸。
識其初,又總其歸,代不數人,或數代一人,其餘則規世運為法。入
我朝,儒術博矣,然其運實為道問學。1
他點出孔子之後儒術「如循環」,而「我朝」之「運實為道問學」,則言下之
意,「入我朝」之前儒術之運乃在尊德性。所以如果用傳統儒者自己的話來表
述,那麼宋明的理學就是「尊德性」的儒學,而清代的漢學則是「道問學」的
儒學。可是龔氏的話裏還有一層未盡之意,清代儒學之運實為「道問學」固大
致無可懷疑,然而,前此宋明儒學「尊德性」的傳統在清代雖不得其運,顯得
黯而不彰,但它畢竟並未消失,否則晚清所謂的「理學復興」就無從談起了。
縱觀有清一代,即便是乾嘉經學考證大興之後,浸潤於宋明「尊德性」傳統之
中的理學家仍舊不乏其人。所以更嚴格地說,清代儒學中「道問學」(漢學)
與「尊德性」(理學)的兩個傳統是並存的,只不過前者正當其運,遠比後者
更放光彩罷了。
漢學與理學即構成了一對「漢學」與「宋學」。這兩種不同的治學趨向同
時存在於清代儒學中,幾乎不可避免的將形成一種對立,即所謂 「漢宋之爭」。
從思想史的觀點看,漢學與理學這個層面的「漢宋之爭」,指的就是清代儒學
的新傳統(漢學)與宋明以來儒學的舊傳統(理學)之間的對立。這一看法其
實已經隱含了一個必須略作辨白的判斷:漢學與理學是相對獨立自足的儒學體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_CECA20011-2021:含铁含锰地下水接触氧化法给水处理技术规程.pdf VIP
- 事故应急技术第一章 应急管理概论课件.ppt VIP
- 包括乘用车项目风险管理分析报告(仅供参考).docx VIP
- 高中物理必修2机械能守恒练习题.pdf VIP
- BS EN 573-3-2019 铝和铝合金.锻制产品的化学成分和形式.第3部分:产品的化学成分和形 式.pdf VIP
- 学堂在线 高技术与现代局部战争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风光储电站成本构成全套.docx VIP
- 数字信号处理(英文版)教学课件.ppt VIP
- 白话机器学习算法.pdf VIP
- 职业技术学院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4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