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热微胶囊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相变蓄能微胶囊的制备 万贤1 王懿1 徐军1 郭宝华1 王馨2 张寅平2 (1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2 清华大学建筑科学系,北京 100084) 热能储存在建筑物集中空调和采暖系统、热电冷联供系统、相变节能建材及构件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不仅可缓解能量供求在时间和强度上不匹配的矛盾,而且可缩小相应能源系统的规模,节约初投资。相变材料作为储能载体,已广泛应用于上述领域,而将相变材料封装在胶囊中,再将胶囊混合入流体,形成固液两相功能流体以达到强化对流换热和蓄热蓄能的目的,是当前工程热物理的一个前沿热点。 将相变材料封装起来应用于流体:能够得到粒径满足要求并且分布均匀的相变材料微粒;提高对相变材料的保护性能,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壳材的保护下可以增强相变材料的耐久性;在所需相变温度段吸收或释放潜热时,具有更大的表观比热,可明显增大传热流体与流道管壁面间的传热能力。[1] 相变微胶囊不但可以应用于功能热流体,现在它已经在能源、建材、纤维纺织品和军事领域等多方面得到了应用。[2,3]ChoJS,KwonA等[4]在乳液体系中通过界面聚合法合成了以正十八烷为核、聚脲为壳的微胶囊,所用成壳单体分别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二次乙基三胺(DETA),乳化剂为NP-10,粒径约为1μm,且表面光滑、分布均匀。Torini L, Argillier JF等[5]以1,6-己二醇(HDOH)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成壳单体,在乳液体系中用界面聚合法合成了以环己烷为核,聚脲为壳,粒径约为200nm的微胶囊。 本研究选择20℃石蜡为相变材料,聚脲为壳,采用界面聚合法,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在一定温度下制备储热相变微胶囊(MCPCM),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貌,并使用DSC测量相变热。 Figure 1. phase-contrast microscope Figure 2. DSC curves of paraffin, of the MCPCM MCPCM and Polyurea 图1为制备的微胶囊在相差显微镜下的形貌,可以看出粒径分布比较均匀,粒径约为1.7μm.图2为石蜡、微胶囊和在同样条件下合成的聚脲的DSC比较图。可以看出:聚脲在测试的温度范围内无相变热,微胶囊的相变热 124.47J/g 小于纯石蜡的相变热134.71J/g。相变微胶囊中芯材所占比例约为92.4%,具有比较高的相变热。这些都表明以石蜡为芯材的微胶囊已制得。将烘干后的白色微胶囊试样放入烘箱中(气氛:空气),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取出观测其有无变化。结果表明,在80℃下热处理后,对微胶囊的相变等几乎没有影响。180℃下热处理,相变微胶囊外壳稍有发黄,是由于氧化所致(见图3)。微胶囊浸泡100天前后的相变热基本无变化,说明无石蜡泄漏现象(见图4)。 参考文献 [1] Hawlader M N A, Uddin M S, Khin M M. Applied Energy. 2003,74: 195. [2] 胡先旭,张寅平.太阳能学报2002, 23:626 [3] Lee T, Hawes D W, Banu D, Feldman D.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2000,62(3):217. [4] Cho J S, Kwon A, Cho C C . Collid. Polym. Sci.. 2002, 280: 260 [5] Torini L, Argillier J F, Zydowicz N. Macromolecules. 2005, 38(8): 3225. Preparation of Microcapsule Contain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s Wan Xian1 Wang Yi1 Xu Jun1 Guo Baohua1 Wang Xin2 Zhang Yinping2 (1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 Department of Building Scienc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 China) Abstract:icrocapsules contain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s(MCPCM) have recently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thermal energy storage, due to their intrinsic properti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