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民族研究 2010年第 1期
刍议农牧交错带内的临夏如何实现
清真牛羊肉乳制品业的可持续发展
马 琳
农牧交错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近年来已引起政府 以及科学界的普遍关注,我国政府确定的半
农半牧业县,将农区和牧区之间的半农半牧业县(旗、市)连结起来形成一个包含大部分半农半牧业县
和少数农业县和牧业县的从东北向西南连结的农牧交错带。农牧交错带的地理位置可分为北方农牧
交错带和南方农牧交错带。北方农牧交错带大致从大兴安岭西麓起,经辽河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
高原,然后进入甘青高原;而南方农牧交错带则从甘青高原的南部进入川西北高原,经青藏高原东部,
延伸至青藏高原南部。农牧交错带跨越 12个省 (自治区),包括226个县 (旗、市),其中甘肃28个县
(市),甘肃省临夏回族 自治州(以下简称临夏)包括6个县。农牧交错带是我国传统农业区域与畜牧业
区域相交汇和过渡的地带,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产业界面,其分布斜贯我 国东北——西南,处在我国生
态环境和地域经济的一个重要分界线上。该带东南面是我国主体农业区和经济发达区;西北边是草原
牧业区和经济欠发达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在 自然条件上,该线东南是湿润、半湿润地
区,地势相对平坦,海拔较低,环境条件较优;而以西以北则分布着我国主要的沙漠、高原和山地,地形
复杂而脆弱。因此,从农牧交错带的战略地位上讲,它是东西部之间的过渡带、国家生态安全带、能源
矿产基地带、农林牧系统最佳耦合带、经济发展的黄金带和多民族聚集带。可见,农牧交错带经济社会
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发展进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它要求我们在生产实践中更
加尊重客观规律,在保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实现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临夏共辖7县 1市,临夏市是临夏首府,除和政县、临夏市不属于农牧交错带覆盖的范围外,广河
县、康乐县、临夏县、永靖县和积石山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 自治县(以下简称积石山县)及东乡族 自治县
(以下简称东乡县)等6个县都属于我国政府所确定的农牧交错带内的农业县。这6个县的地域面积
7ll7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面积的87.12%,人 口157万,占全州人 口的79%,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穆
斯林人 口90万,占全州穆斯林人 口的80%。临夏北部和东部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气候具有明显的干
旱、半干旱性质,西南部和南部属土石山地和河谷川地,气候具有湿润、半湿润的特征,东南部多为山地
和冲积川谷地带,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I瞄夏市和和政县分别属于临夏的中部和西南部,临夏市被农
牧交错带临夏范围的农业县东乡县、临夏县所围绕,和政县被农牧交错带甘南藏族 自治州(以下简称甘
南)范围的半农半牧业县(市)卓尼县、合作市和临夏范围的农业县康乐、东乡、广河、临夏县所围绕,并
且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民族风情、地理区位及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都与农牧交错带临夏范围的各县
相似或相近,应该统归到国家农牧交错带农业县(市)的范围。本文从临夏全州进行初步探索和研究,
以便巩固和完善实践成果,进一步促使农牧交错带内的临夏实现清真牛羊肉乳制品业的可持续发展。
— — 7 ——
一 、 “清真一词概念的由来和清真牛羊肉乳制品的定位
“清真”是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专用名称。伊斯兰教自唐代传人中国后,至宋代还没有定称。元代以
来中国穆斯林学者逐渐用 “清”、“净”、“真”等词语来表征伊斯兰教。如元至元十八年(1281)杭州重建
的礼拜寺,名为 “真教寺”;至正九年(1349)泉州重建的礼拜寺,名为 “清净寺”;此后西安有 “清教寺”、
南京有 “净觉寺”等,“清真”一词遂和伊斯兰教相联系。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元年(1368)题金陵礼拜
寺 《百字赞》中有 “教名清真”一语,说明清真一词在当时已成为伊斯兰教的一种通用名称,明末清初中
国著名回族学者王岱舆撰 《正教真诠》谓:“纯洁无染之谓清,诚一不二之谓真”,进一步解释了伊斯兰
教被称为清真的来由。随着中国穆斯林社会生活的13益频繁和国际交往的扩大,外延逐步扩散,与穆
斯林饮食起居和宗教活动场所等相关的日常生活用品、食品、礼拜寺、服装、学校等都冠以“清真”一词。
如穆斯林礼拜的地方称作 “清真寺”,按照伊斯兰教义的规定生产加工的食品称为 “清真食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