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同如老中医内关风池配穴的临床应用.pdfVIP

马同如老中医内关风池配穴的临床应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 明中医2012年 8月第27卷第8期 CJGMCM August2012.Vol27.8 ·1517 · 用 ,常用的方剂为四君子汤 ,在运用该方上积累了丰富 泻 中有补 ,较之专运脾阳之理 中汤更为平和稳妥 ,如儒 的经验 。四君子汤出自 《和剂局方》,方 中由人参、白 雅君子,故方名为四君子。 术 、茯苓 、炙甘草四味药物组成 ,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 欧阳老运用此方时,凡是有脾 胃气虚 ,运化功能不 该方与 《伤寒论》的理中汤一脉相承,以理中汤中的干 足之象者 ,如面色咣 白、语声低弱 、食少便溏、四肢无 姜易茯苓而成,理中汤是 《伤寒论》太阴病 的主方,具 力、脉象缓弱或细数等脉证表现 ,无论外感 内伤诸疾 , 有温补脾阳的作用。四君子汤不用干姜而用茯苓 ,其 皆以此方为基础方而随证加减。中医学 向来重视脾 方药性较之更为平和稳妥 ,乃是平补脾 胃的主方 ,临床 胃,“土者 ,生万物而法天地”,“胃气旺则五脏受萌”, 应用范围甚广。 故于诸多病证当中,无论寒热补泻,先培中土 ,可使药 四君子汤属 中医补法,但从其药物组成上看 ,可视 气 四达,气血畅通 ,周身之机随之运转。欧阳老中医多 为补泻兼施 ,以补为主。方中人参 、炙甘草 ,甘温平和, 运用此方于慢性 内伤疾病 ,如慢性 胃炎、胃溃疡 、慢性 益气健脾为主 ;脾主湿 ,喜燥而恶湿 ,脾气亏虚 ,湿邪 内 肾炎、慢性肝炎等。而对于急性病症,多在急性期缓解 蕴 ,故以白术苦温燥湿 以健脾 ,茯苓淡渗利湿以运脾 , 后或症状改善后 ,加用四君子汤以扶正除邪。 此二味药物均着眼于湿邪,湿去而脾 自健 ,此方-~*t-- 泻 ,颇具古风。故该方补泻兼施 ,以补为主,补中有泻, (本文校对 :胡德志 收稿 日期 :2011—09—28) 马同如老中医内关风池配穴的临床应用 王 书柏 关键词:内关穴;风池穴;针刺;马同如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2.08.013 文章编号:1003·8914(2012)-08—1517—02 马同如 ,字锡玖 (1922~2010),山东省枣庄市 山 要穴 ,阳维脉维络诸阳并会于督脉与三阳经有着密切 亭区人 ,滕州市 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出身 中医世家 ,自 的关系,与足太阳、少阳经的依附更加密切 。 《灵枢 · 幼得其家传 ,深得岐黄要 旨,精通针灸 ,在鲁南地 区享 经脉》篇 :“胆足少 阳之脉 ,起于 目锐眦,上抵头角 ,下 有盛名。内关 、风池穴为针灸临床的常用穴 ,马老在临 耳后……其支者从耳后人耳 中,出走耳前……以下胸 床中发现,内关穴的针刺感传有别于其他腧穴,尤其配 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其经脉循行纵贯全 合针刺风池时,经气感应更特异 ,数十年来 ,马老以内 身 ,和肝足厥 阴之脉有表里络属关系。 关、风池为主穴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较好 的临床效果 。 1.2 针刺感应 笔者 曾师从马老学习针灸,深得其传 ,现报告如下。 1.2.1 内关穴的针刺感应 沿手厥阴经下行至中指、 1 内关风池配穴的基础 无名指 ,上行经过肘窝、上臂 ,在不断捻转运针的同时, 1.1 经脉循行 其针感走到胸胁,凡治疗肘臂、胸胁、心肺 胃腹等处的 1.1.1 内关穴 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络穴 ,通于 疾病 ,都可针向曲泽穴方向斜刺 ,使针感走到患处或周 阴维脉。 《灵枢 ·经脉》篇:“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 围为佳 。马老发现 ,针刺 内关时,常有一股麻感 ,从 内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 ,下膈 ,历络三焦 ,其支者 ,循胸 出 关穴发出,向肩 、头 、胸、腹 、下肢扩散 ,似如全身性的触 胁……”。故其经脉和手少 阳三焦经有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