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行人职权札记.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囫四目衄 {}-IIKAOZHiN( 口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陶道强 摘 要 明代行人承担着明廷差遣的诸多使命,堪称皇帝特使。由行人履行监察使命,是由明代监察原则决定。行人监察只是明 廷对下监察的辅助手段,彰显了明代统治强调社会控制的原则和基本意图。 关键词 行人 特使 监察职权 有明一代构筑了严密而繁复的监察体系,两京的监察以都察院 又称行人 “职专使命 ,……凡法司谪戍囚徒送五府者,填精微缴内 和六科给事中为主,对地方的监察则主要由按察司和各差御史承 府”嘴 哺人日。可见,明代行人的职司颇为宽泛,以奉使 外“夷”、国内 担,尤以御史的监察最为重要。一般认为行人 “职专使命”【,因而 差使 、参检军务三个方面为主,均不出使命往来之范畴。但在事实 “捧节、奉使之事”往往受人们关注,而行人在事实上所行使的监察 上,行人职责并不局限于 《明会典》等史料所载,既有一般意义上的 职权却易被忽视。 “公差”,又可奉旨承担许多临时I生的差遣任务,这种差使应在行人 职司中占有相当比例。为突出皇帝的权威,明廷强调不许其他部门 明代行人的出现早于行人司,于洪武二年(1369)派出嘴 f1人目行人, 侵夺行人司差遣之权,只有在行人不足差遣时,才允许别官兼差。又 但无品级,仅属于礼部属下的临时奉使人员,职责也不固定。至洪武 在行人与各级官员的礼遇方面作了专门规定,“凡行人公差在外。洪 十三年(138o)才有专职机构——行人司,六月己卯 置“行人司,设行 武间定,如遇旦节庆贺,有职者随品序列。若系赍诏敕使臣,则于月 人一,秩正九品,左右行人各一,秩从九品”B倦”,后又改行人为司正, 台上先行五拜三叩头礼,退。凡行人奉 旨公差在外。洪武间定,与本 左右行人为左右司副嘴 ”,其后 更“设行人三百四十五人”嘴 忐第50, 处官东西坐,行人居东。如在州县,则居中靠东坐。”嘴 117行人代表 行人的出身初时也 “止 以孝廉人才任使”ll】。洪武二十七年 (1394), 皇权,出于维护皇帝权威 目的,其礼遇 自然高于其他官吏。 “上以其将命四方往往不称使指,至是始命以进士为之”,“升行人司 整体上讲,明代行人的职司略呈收缩态势,但一般所认为的 “非 正为正七品,左右司副为从七品,行人为正八品,凡设官四十员 ,咸 册封亲王,使外国赉捧诏书之类不差”似不全面,至明后期行人国 以进士为之”瞄 。行人司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品秩由九品升为 内使命仍相当宽泛,有很多固定的国内差使,比如奉旨迎接或伴送 七品,行人出身要求也大为提升,行人数量大为精简。建文时期罢行 官吏等,甚至还负责一些具体的行政工作,如天启元年(1621)四月, 人司,永乐间恢复建制,天启三年(1623)又升行人秩为从七品。i33 明廷任命行人张柽芳为贵州主 90据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行人的 此后,行人司至明末大致保持稳定6[14。 职权 ,其中的监察职权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明代行人的职司,《明会典》称 凡“开读诏赦诏敕,奉使四夷,谕 劳,赏赐,赈济,征聘贤才 ,整点大军及军务,祭祀等事 ,例该本部衙 明代行人并非专职的监察官员,作为皇帝特使,在履行使命的 门差遣”嘴 1170此外 ,《明史》称 “……每岁朝审,则行人持节传与法 同时,皇帝又赋予了他们出使任务之外的特殊使命。洪武十四年 司,遣戍囚徒,送五府填情微册,批缴内府” 第50o春《明梦馀录》 (1381),朱元璋曾告谕行人:“白今或捧制书,或奉命出使,或催督庶 1.《易经》与社会创造活力的激发、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构建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其实早在 《易经》中就 和谐社会,要 “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有所体现。管理者能够做到中正、中道,应当是我们处理人民内部矛 的方针 ,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 盾、避免矛盾激化的基础。 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 3.4易经》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构建和谐社会,需要 加“强社会 境”。这实际上强调了要 以人为本 ,尊重人的个性发展,重视社会 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易经》中就有创新观、辩证 协调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易经 ·比》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