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2006年第 28卷第2期 中国麻业 PLANTFIBERSANDPRODUCTS 97
文章编号:1671—3532(2006)01—0097—04
天然竹纤维与竹浆粘胶纤维的结构性能比较
王越平,·高绪珊
(1.四川大学纺织学院,四川 成都610065;2.北京服装学院服装材料开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摘 要:竹纤雏有以竹材为原料制成浆粕,经纺丝加工而成的竹浆粘胶纤维;也有从竹材中以
物理化学方法直接提取出的天然竹纤维,两种纤维因来源不同,故性能差异很大。本文对两种竹纤
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较全面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竹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茵性能,夏季
干爽舒适性好,热稳定性好,结构上属结晶度高、大分子排列紧密的典型的纤维素I型结晶。竹浆粘
胶纤维则由于纺丝过程而在性能上受到很大损伤,强力低、结晶度低、大分子排列较稀疏,回潮率
高,属于与普通粘胶纤维相似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关键词:天然竹纤维;竹浆粘胶纤维;结构;性能
中图分类号:$563.9 文献标识码:A
竹纤维是近年国内研究的热点。从来源角度说,它可以以竹材为原料制成竹浆粕,经纺丝加工
而成竹浆粘胶纤维lI1;也可以从竹材中以物理化学方法直接提取得到天然竹纤维∞1,两种纤维因来
源不同,必然会造成性能上的极大差异。但 目前竹纤维市场混乱,企业及消费者对竹纤维的结构、特
性不了解,两种竹纤维在纺织染整加工时有何不同,应如何应用?本文对竹浆粘胶纤维和天然竹纤
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研究。
1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规格尺寸见表 1。以天然竹纤维和竹浆粘胶纤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普通粘胶纤维、
棉纤维作为对比样品。
表 1实验用纤维的规格尺寸
TablelFiberSpecificationsinExperiment
2 实验仪器与方法
2.1 形态结构
实验仪器:日本电子公司生产的JSM一6360LV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实验条件:放电电压 10KV;放大倍数1100—4000倍。
2.2 结晶结构
实验仪器:日本理学电机公司(Rigaku)的D/max—B型x射线衍射仪。
实验方法:粉末法。
实验条件:电压40KV;电流50mA;CuKct靶(=1.5418埃)扫描速度5度 /分。
2.3 力学性能
收稿 日期:2005—12—20 .
作者简介:Y..~g-r(-(1965一),女。四川大学在读博士、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纺织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
维普资讯
中国麻业 PLANTFIBERSANDPRODUCTS 2006年第28卷第2期
实验仪器:INSTRON万能材料强力仪。
实验方法:天然竹纤维依据 GB5886—86苎麻单纤维断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普通粘胶、竹
浆粘胶纤维依据GB9997—88化学纤维单纤维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方法进行。
实验条件:温度:23c(=,湿度:30%,横梁速度:100mm/min,满程载荷范围:0.5N。
实验数量 :50夹持长度20mm,预加张力夹重量0.05CN/dtex。
2.4 热性能
实验仪器:SeikoInstruments公司TG/DTA6300热分析仪。
实验条件:氮气流量 100ml/rain,升温速度 10 /rain,升温范围20—600%。
2.5 抗菌性能
实验方法及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
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枯草芽孢杆菌(ATCC9372)、白色念珠菌(ATCC10231)。
2.6 回潮率
采用烘箱干燥法,依据GB/T9995—1997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方法进行测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形态结构
从扫描电镜下观察,竹浆粘胶纤维与普通粘胶纤维在横截面形态上是一致的,呈多边形不规
则状,边缘呈锯齿形,纵向表面有许多凹槽 ,其形态是湿法纺丝而形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所具有
的普遍共性。同时可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引领时尚潮流的可持续时尚品牌.pptx VIP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套).pdf VIP
- 版鲁科版英语四年级上册教案.doc VIP
- 一种脱除1,3-丙二醇中微量醛基杂质的脱除方法.pdf VIP
- 国投证券-宁德时代-300750-全球锂电行业龙头全球化布局推动发展.pdf VIP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向明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婴幼儿动作发展与训练》教案 第8课 2~3岁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与训练.docx VIP
- MT-500系列说明书(济南华电)-20101216.pdf
- 养成亲社会行为++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开学第一课-初中开学第一课班会.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