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6 卷 2004 年 第 5 期 1
研究进展
苏铁与蓝细菌的共生
陈彬,郑伟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福建 福州350003 )
摘要: 蓝细菌能与不同进化阶段的植物的代表种形成共生。苏铁是能与蓝细菌共生的唯一的裸子植物。本文从
蓝细菌与苏铁共生关系的建立及超显微结构、共生蓝细菌的多态性、蓝细菌对苏铁珊瑚状根的侵染和研究展望等
五个方面阐述了苏铁与蓝细菌的共生关系,认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蓝细菌与宿主植物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形成共
生固氮体系的系统性和共生双方的遗传多样性,不仅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苏铁 珊瑚状根 蓝细菌 共生
Cyanobacteria-Cycads symbioses
CHEN Bin,ZHENG Wei-wen
(Biotechnology center,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Fujian, 350003 ,China)
Abstract :Cyanobacteria form symbioses with a few representative species of plants at different evolution stages.Most
attention, however,has been given to their symbiotic relationship with cycads which are unique among the
gymnosperms.This paper summarized some aspects of our current knowledge of Cyanobacteria-Cycads symbioses,
including the fromation of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ultra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alloid roots, diversity of the
symbiotic cyanobacterium genome and the proposed modes of entry of the cyanobacteria into the coralloid roots and
reconstitution of cycad-cyanobacteria association. Future research was discussed as well.
Keywords :cyanobacteria ,cycads,coralloid roots,symbioses
蓝细菌是一种原核生物,它在地球上已存在 35 亿年,是最古老的生物活化石。蓝细菌被认为是叶绿
体的前身。一些丝状蓝细菌具有固氮能力。由于固氮酶对氧极为敏感,光合放氧过程一般不与固氮作用同
时进行。某些微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时空分隔的解决办法。如光合作用一般发生在白天,固氮作用则发生
[1] [2]
在夜晚 ,或固氮作用与光合作用分别在不同的细胞内进行 。不过红颤藻属(Trichodesmium)的蓝细菌
却有特殊的机制使光合作用及固氮反应同在一个细胞内进行[3] 。蓝细菌广泛存在海洋,土壤以及某些植物
的组织内。它不仅以其光合作用改变了地球表面的大气组成,为绿色植物的诞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叶绿体
的前身)和生存条件(氧气),而且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与不同进化阶段的植物(真菌、苔、藓、蕨、
裸子及被子植物)中的某些种属形成了共生固氮体系。他们分别在植物的根茎叶等不同器官形成共生固氮
的典型模式:如在角苔(Anthoceros 苔类) 的叶状体体腔内,满江红(Azolla 蕨类)的叶腔中,苏铁(Cyca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预习材料3-IFS集成财经服务变革.pdf VIP
-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教学课件.ppt VIP
-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径河延伸线工程.pdf VIP
- ECMO学习心得体会重症医学科陈仁山.pptx VIP
- 2025年度“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计划表+2025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doc VIP
- 最高法案例库-与公司有关的纠纷02-广东某乙公司诉某甲生物公司股权转让纠纷案.pdf
- 心力衰竭专家共识2025年.pptx
- 2023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pdf VIP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育才二中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深圳市育才二中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