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5 篇
太陽系的形成與地球
太陽系的形成
太陽系的形成
大約五十億年前,一團以氫為主的氣雲被超新星爆炸的
震波壓縮,根據角動量原理,收縮時氣團的轉速會逐漸
增加,離轉軸越遠,物質的離心力越大,結果氣團變成
扁盤狀,盤心的溫度很高,到了 107 K 左右,氫開始融
合成為熾熱的原始太陽,盤心以外的氣化物質隨着與太
陽的距離增加而降溫,先後凝固為鋁氧化物、鐵鎳合金、
石質矽酸鹽 (SiO ) 和冰粒 (水 H O 、氨NH 、甲烷CH )
4 2 3 4
等,湍流和靜電作用又把它們粘合成無數的微行星
(planetesimals) ,微行星只能長大到幾公里,到了這個體
積,引力作用勝過湍流和靜電作用,在繞日公轉時,微
行星彼此碰撞,不斷靠引力吸積,最後增長為幾百公里
以上的原始行星 (protoplanets) 。在初期,原始行星比現存的行星多,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的
前身都在太陽氣雲的 “凍結線” 之內,這範圍容易受到太陽風吹襲和熱力照射,不能凝聚像氫和甲
烷這種易揮發的分子,因此結構以石質為主,即是屬於 “類地行星” (terrestrial planets) 。距離太陽
較遠和較冷的原始行星可以攫取 氣雲的剩餘氣體,結果形成巨型的 “類木行星” (Jovian planets) ,包
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特徵是質量大但密度低,有很厚的大氣層,沒有固態表面。由
太陽至八大行星出現約要 107 ~ 108 年,未能成長的微行星則淪為小行星或含冰的彗星。
類地行星在太陽氣雲的凍結線之內形成,類木行星則在凍結線外。
AC_SolarSystem_Earth Alan Chu 1 of 16
慨括地說,太陽系約在 50 億年前從氣雲誕生,其中太陽佔太陽系總質量的 99.86 % ,質量較大的
行星都在 30 AU 之內,但太陽引力範圍可遠至 1000 AU 甚至更遠,因此近年不斷有海王外天體
(Trans-Neptunian objects / TNO) 被發現,TNO 是 30 AU 以外低質量天體的統稱,包括冥王星和舊
稱的柯依伯帶天體 (Kupier belt objects / KBO) 。 請留意:
行星有足夠大的質量才能達致流體靜力
平衡的球狀,小質量體形是不規則的。
太陽系中只有地球有恰當的溫度和流動
水供生物棲息 (右圖) 。
大約 39 億年前,離太陽較近的成員經歷
一次大規模的後期猛烈碰撞 (Late Heavy
Bombardment / LHB) ,許多碰撞痕跡仍然
保存在月球、水星和火星表面上。
後期猛烈碰撞之說始自月球觀測,月面大大小小圓坑數以萬計,大部分都是在同一時期形成的碰撞
坑,分析月坑岩石樣本證實它們不含水分子,地質年齡集中在 40 ~ 38 億年之間,於是科學家提
出一個假設: 月球在大約 39 億年前曾被大量外來小天體襲擊,不過來因未明,後來有了超級電
腦模擬,加上其他行星探測,這個假設才逐漸成為太陽系演化理論中的一項重點。現以 Gomes 、
Levison 等人用超級電腦模擬所得的結果來說明後期猛烈碰撞:
(A) 太陽形成後約 1 億年,四大質量行星的軌道次序是木星 J 、土星 S 、海王星 N 、天王星 U ,
綠點是分佈在 20 ~ 35 AU 範圍的微行星。這次序一直保持了好幾億年,其間各軌道的形狀沒
有多大改變。 (留意 N 、U 的軌道比現在小,N 比 U 更近太陽。)
(B) 太陽形成後 8.8 億年,木星與土星的軌道週期剛好達到 1 : 2 整數比例,即是兩者每次都在同
一空間位置會合,於是出現引力擾動 (正式叫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