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碳对污染物环境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docVIP

黑碳对污染物环境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碳对污染物环境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 杨基峰1, 2,应光国1*,赵建亮1,杨小兵1,彭平安1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2. 湖南文理学院化学化工系,湖南 常德 415000 黑碳是生物体和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形成的一种富含芳香族基团的产物,普遍存在环境中。由于其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影响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进而影响其生物有效性,并最终改变污染物的归宿。因此,有必要考察黑碳对环境中的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才能更加准确地预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归趋。文在黑碳对污染物的吸附及其影响因素、黑碳对污染物的生物毒性和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影响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黑碳对污染物环境地球化学过程影响的未来研究方向。 黑碳;污染物;吸附;生物有效性中图分类号:X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0-1685-05 黑碳主要是由生物物质和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由异质的、浓缩的、芳香族、富含碳的物质组成[1-3],主要包括烟灰(Soot)、木炭(Charcoal)和焦炭(Char)[4],其基本性质见表1。据估计,全球每年大约产生50200 Tg黑碳,其中80%来源于植被的燃烧[5]。由于具有极长的环境周期,黑碳是土壤和沉积物中稳定的碳源,在全球碳源循环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黑碳广泛存在于陆地(土壤)和水生环境(沉积物)中,是其有机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沉积物和土壤中黑碳含量分别占总有机碳的9%(5%18%)和4%(213%)左右,而在受火灾影响的土壤中,这一比值极高,可达到2045%[6]。由于大量黑碳的输入,加之其独特的强吸附特性,对环境中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产生一定影响,最终影响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归趋。本文就黑碳对环境中污染物的吸附解吸及其影响因素、转化和降解以及在环境生物体中生物富集等影响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和探讨,并对今后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表1 黑碳的基本性质[1, 78] 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black carbon 组成 Char Charcoal Soot 大小 毫米级或更大 毫米级至亚微米 亚微米 表面积 2776 m2/g 孔径 10埃 结构特性 具有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特性,表面同时含有一些羧基、酚羟基等 黑碳能够强烈吸附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但无论是有机污染物还是重金属,在黑碳上的吸附都是非线性吸附,这是由于不同位点的表面结构、能量和吸附位点饱和等原因造成的。很多研究表明,随着土壤中黑碳含量的增加,最大吸附容量和非线性程度也随之增强[9-13]。污染物在黑碳上的吸附等温线一般用Freundlich[11, 1415]和Langmuir [9, 1617]两个方程进行描述。Sander和Pignatello[18]发现用双模位点-L模型来描述苯、甲苯和硝基苯在黑碳上的吸附等温线更为合适。但是,一旦当污染物的浓度很低时(100 ng/L),吸附等温线将呈线性[1920]。 解吸附不完全是吸附的可逆过程,在很多情况下会发生解吸迟滞现象。解吸附迟滞现象通常用迟滞指数(HI)[21]来表示: 式中:qed指实际解吸平衡时固相上有机物浓度,g/kg和qes指当实际解吸平衡时水相浓度所对应的在吸附曲线上固相的有机污染物浓度,g/kg,T和Ce分别表示恒定的温度和液相平衡浓度。HI0时,无解吸附迟滞;HI0时,存在解吸迟滞现象。 一般来说,产生解吸迟滞现象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慢解吸速率、吸附质被吸附剂诱捕(Entrapment)和在特定位点的不可逆吸附[21]。吴成等[11]研究表明:随着黑碳含量的增加,菲在黑碳上的解吸迟滞会更加显著。余向阳等[13]对敌草隆在含黑碳土壤中的解吸附实验中同样发现:敌草隆的解吸迟滞现象会随着土壤中黑碳含量的增加而变得更加明显。污染物被黑碳吸附后可能由于以下三个原因产生解吸迟滞现象:进入黑碳微孔后,被阻隔而无法自由进出,尤其对于大分子物质;由于黑碳表面含有不同的官能团,污染物与黑碳之间可能形成稳定的化学键,导致不可逆吸附;由于以上两个原因导致慢解吸速率。但重金属在黑碳上的解吸附与有机物大不相同。吴成等[17]研究发现,重金属离子铅、砷和铬被黑碳吸附后很容易解吸,在30 min内洗脱率高达85%以上。这可能是由于有机污染物与重金属在黑碳上的吸附机制有所区别而产生不同结果。 早在上世纪年代,Yuen和Hilton[22]就发现甘蔗秸杆燃烧产生的黑碳是影响土壤中非草隆、利谷隆、五氯酚钠等农药吸附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普遍认为黑碳是有机污染物的超级吸附剂。Yang和Sheng[9]用小麦和水稻秸秆焚

文档评论(0)

文档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