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进化论的发展毛盛贤
至20世纪60年代中叶,主要是由古生物学家、胚胎学家和系统学家研究第一个问题,群体遗传学家研究第二个问题。在研究生物进化历程时,一般把物种作为进化单位,从化石、胚胎发育以及形态和生理性状比较中,以确定生物进化系统发育树。
1 历史回顾
11 达尔文学说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和生物进化论的奠基者达尔文,在其巨著《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该学说的要点是群体中的个体具有性状差异,这些个体对其所处的环境具有不同的适应性;由于空间和食物有限,个体间存在生存竞争,结果,具有有利性状的个体得以生存并通过繁殖传递给后代,具有不利性状的个体会逐渐被淘汰(达尔文把自然界这种留优汰劣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由于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同一物种就可能出现性状分歧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1.2 突变学说
(de Vries)提出了物种形成的突变学说(1903)。该学说受到当时的许多生物学家的欢迎,因为它是在对美洲物种夜报春花(Oenothera lamarchiana)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似有过硬的试验证据。首先,他在该物种的自然群体中观察到几种变型。然后,在多代繁育试验中发现,该物种总能连续产生少数变型;这些变型或能真实遗传,或能分离成该物种和自然群体中原观察到的那几种变型。由于某些变型与原物种差别很大,故定为新物种,而新物种的形成很易用单突变解释。但后来证明,德·弗里斯所用的材料实为一永久杂种,他所发现的所谓新物种只不过是这一永久杂种的分离产物。
-自然选择学说,因它没有否定自然选择在进化上的作用。
13 综合进化学说
20世纪20~30年代,英国学者费希尔(R. A. Fisher)、霍尔登(j. B. S. Haldance)和美国学者赖特(S.Wright),综合了选择论和基因论的成就,运用群体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突变、选择和遗传溧变引起群体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在数学上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后得出:选择对群体等位基因频率的影响,要比突变有效得多。这一理论成果很快为许多实验遗传学家所接受。
2 分子进化学说
(如DNA和蛋白质)的进化机制。
21 试验结果
(如序列分析、电泳分析和DNA杂交),对蛋白质和核酸分析的主要发现有:
21.1 对于特定的蛋白质或基因,只要功能不变,每年每位点的进化速率((用氨基酸或核苷酸替换率表示)为一常数。分析的基本思路是,测定特定蛋白质(或核酸)不同物种自趋异以来的氨基酸差异数d;根据古生物学等可知道不同物种开始趋异的时间t。研究发现,d和t存在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进而可求得特定蛋白或基因的进化速率。进化速率依蛋白质或基因的类型而定,如纤维蛋白肽、血红蛋白和组蛋白Ⅳ的进化速率分别是9.0×10-91.2×10-9和6×10-11(单位为每年每氨基酸残基)。但对同类分子而言,进化速率是恒定的(常数),不随物种而异。按照自然选择理论,进化速率(K)与有效群体大小(Ne)、选择系数(S)和突变率(μ)有关,即K=4NeSμ,不可能为常数。
21.2 氨基酸或核苷酸替换率高。依分子资料,在多肽中每一百个氨基酸发生1个替换约需28×106年;哺乳动物基因组约有4×109对碱基,则每基因组每年的核苷酸替换数为[1/(28×106)÷100](4×109÷3)=0.5。若哺乳动物每4年1代,则每代发生2个核苷酸替换。若按霍尔登的自然选择理论计算,发生1个氨基酸替换约需300代,与实际的相差100多倍。自然选择理论不能解释如此高的替换率。
22 中性学说
(1968)为了解释分子进化的试验结果,提出了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后经许多学者的探讨修正,修正后的中性学说的主要论点:
22.1 大多数无害突变基因在选择上是中性的(selectevely neutral)。所谓选择上的中性基因系指不影响个体适合度的那些突变基因。照例令Ne和μ分别为有效群体大小和突变率。
1/(2Ne)。因此,突变基因编码多肽时,每年每氨基酸平均替换率,即进化速率K=2Neμ[1/(2Ne)]=μ(常数)。这样就很好解释了试验结果2.1.1。
1/4。又如非功能性DNA序列(内含子等)中发生突变,也不会影响基因的最终产物,从而也不影响个体适合度;在人基因组中这种非功能序列占35%。再如控制某种酶的同工酶的那些基因,也可看作是中性的。
22.2 中性基因在群体中的固定主要是由随机遗传溧变引起的。试验结果2.1.2中的高替换率,是因为中性基因不会被自然选择淘汰,而是经随机遗传溧变被固定保留下来了。
22.3 功能上次要的基因比功能上重要的基因的进化速率快。如血纤维蛋白肽发生或多或少的氨基酸替换,对个体的适合度影响不大,是已知进化速率最快的蛋白质;而组蛋白Ⅳ是染色体的重要成分,对维持和延续生命至关重要,其进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玉米根系形态对土壤Cd 和芘复合污染的响应.doc
-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_ 严宣申.doc
- 中国企业多元化的外部软肋.doc
- 中国医疗的经济分析.doc
- 资生堂的中国任务.doc
- 综合性医院口腔科门诊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经验.doc
- “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 的探索性实验教学.doc
- 300MW 直流锅炉有铜机组的联合水处理(CWT) 运行方式.doc
- 2005 年度“国家精品课程” 申报表.doc
- Urocortin 通过L-型钙通道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力.doc
-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第58课时 交通运输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docx
-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第71课时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docx
-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第81课时 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docx
-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第77课时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docx
-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第72课时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docx
- 教育硕士考前冲刺练习含答案详解【达标题】.docx
- 教育硕士经典例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 教育硕士综合提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 教育硕士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docx
- 教育硕士预测复习最新附答案详解.docx
最近下载
- 《质量评估流程》课件.ppt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2024年数智工程师职业鉴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完整版)建筑施工技术交底范本(大全) .pdf VIP
- 水运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规范_JTS-T 202-1-2022.pdf
- 设备供货、安装、调试、验收方案.docx VIP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图审查技术导则》.pdf VIP
- 《木材学》——李坚 木材学笔记(完整).doc VIP
-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_(JTGF30-2015).pdf VIP
- 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查习惯现状调查报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