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姆女神当家的地方——论藏传佛教及其音乐在云南摩梭人中的传播历史与社会地位.pdfVIP

格姆女神当家的地方——论藏传佛教及其音乐在云南摩梭人中的传播历史与社会地位.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艺术考察与研究■ 格姆女神当家的地方 ? ? 论藏传佛教及其音乐在 云南摩梭人中的传播历史与社会地位 。桑德诺瓦 摘 要 摩梭人自称 “纳” 中国大陆学术 国内外旅游、观光者的不断涉人,泸沽湖的自然景 界称其为 “东部纳西族” ,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 观亦如同其人文景观一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 迄今为止,居住在泸沽湖畔永宁地区的摩梭 县,人口约四万余人:藏传佛教及其音乐在摩梭 人仍然保留着母系家庭为主的阿夏嘲异居婚?? 人中传播历史.大致可追溯到元朝至元十三年 即男不娶、女不嫁,男女双方各居母家的 “夜合年 ;藏传佛教及其音乐在摩梭人中享有较 晨离”的 “走婚”生活。此种婚姻所生子女姓氏 高的社会地位,并且浸透于摩梭人生活的方方面 随母,由女方家庭共同承担抚养义务。由于生父 面:藏族传统文化几乎成为摩梭文化中吸收最为 与子女不在一个家庭生活,因而男方没有法定的 广泛、涵化最为彻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音 抚养子女的义务,但生父可去看望和关心子女的 乐方面,藏传佛教及其音乐对摩梭人的传统音乐 生活及教育。就一般而言,此种婚姻形式男女双 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平日的转经 方一生可以结交多个阿夏,但不可同时结交两 个体诵经 、祈祷 经文诵唱 和祭祀 仪式伴 个,只有跟一个终止了阿夏关系后,才能结交另 一 奏 等方面。 个。阿夏双方结合自愿,离异自由,一旦感情 关键词 摩梭人 藏传佛教音乐 传播历史 破裂,一方不再登门,或一方不再开门,甚至托 社会地位 人捎个口信,便可自己解除阿夏关系,另找自己 的意中人,双方没有相互的怨恨和嫉妒,他人也 引 言 无非议。因为男女双方建立阿夏关系,完全以情 藏传佛教于大理国中期 世纪末 传人滇西 爱作基础,不受家财、地位的影响,不带政治、 北地区的迪庆藏族自治州 中甸县、德钦县、维西 宗教的背景,所以从未产生过情杀、自杀,更不 县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兰坪县、福贡县、贡山 会牵涉到家庭和社会的纷争;阿夏同居婚??男 县 以及丽江 玉龙县、宁蒗县 等地,为藏族、 女双方不再是各居母家,而是同居一家 或者女 纳西族、普米族、摩梭人、阿怒人回所信仰。本文 到男家,或者男到女家。 共同生产、生活,养 只涉及摩梭人社会、生活中的藏传佛教及其音乐。 育子女。此种婚姻一般是在男女双方经过长期异 摩梭人,自称 “纳” 中国大陆学术界称其 居走婚,并且感情较为牢靠之后的产物;一夫一妻 为 “东部纳西族” ,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省丽江 婚??除了上述 “阿夏”婚的两种形式以外,在摩梭 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 村落也有大约 %的人实行此种婚姻制度。 人口约四万余人;云南摩梭人主要定居在宁蒗彝 摩梭人有自己的语言并信仰达巴教和藏传佛 族自治县永宁、泸沽湖【 带。 教,其中,达巴教及其所保留的一整套达巴文化具 自古以来,摩梭妇女享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 有着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藏传佛教则在摩梭人的 在那里,包括格姆女神 内的天界神人都被赋予 历史进程和现实生活中占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对 了光辉的母亲形象。自 世纪 年代以来,随着 摩梭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起着深刻的影响。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 法事,同时信徒们成群结队地向喇嘛寺烧香、进 一 、 藏传佛教及其音乐在摩梭人中的传播历史 贡,喇嘛们则念经、奏乐,以创造某种宗教氛 摩梭人自古以来信仰传统的 “达巴教” 一 围,这时使用的乐器有鼓、钹、铙、法号、唢 种原始宗教 ,同时也笃信藏传佛教 中国大陆 呐、海螺等。此外,大活佛还需率领近三四千身 学者称藏传佛教 。 披红色袈裟、头戴黄色鸡冠帽的喇嘛诵梵经,同 藏传佛教及其音乐在摩梭人中传播历史,大 时还需将青面獠牙、相貌可怖的护法神麻哈格洛 致可追溯到元朝至元十三年 年 。此时期, 请出,立于一旁,以示降魔镇妖。 藏传佛教已盛行于今东部纳西族方言区 即摩梭 法事活动结束后,众喇嘛重新排列念诵 伏黑 人地区 ,并且先后建有阿半罗寺、者波格罗寺。 天神咒》,同时可允许香客向大黑天神跪拜,然后世纪以后,藏传佛教在该地区的传播可谓 “三 喇嘛和香客均需退出黄、红、白三线之外。此时五 起三落”。 世纪 年代后,藏传佛教在该地区 方大神出现,它们分别是戴青面具、穿青衣的东方 的传播几乎完全停止; 世纪 年代后,藏传 神,戴红面具、穿红衣的南方神,戴白面具、穿白 佛教在该地区的传播又渐趋繁荣。 衣的西方神,戴黑面具、穿黑衣的北方神,戴黄面 . 世纪 年代前藏传佛教及其音乐在摩 具、穿黄衣的中央神。跳神活动正式开始。恻 梭人中的传播历史 . 世纪 年代后藏传佛教及其音乐在摩 元代以后,藏传佛教逐渐成为 “国教”,其 梭人中的传播历史 对纳西族地区的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