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石笋剖面的初步建立——以北京石花洞为例.pdfVIP

第四纪石笋剖面的初步建立——以北京石花洞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6卷 第1期 地质调查与研究 Vol.36 No.1 2013年03月 GEOLOGICAL SURVEY AND RESEARCH Mar.2013 第四纪石笋剖面的初步建立——以北京石花洞为例 吕金波 ,李铁英 ,汪训一 ,赵树森 ,李红春1 1 2 3 4 (1.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北京 102206;2.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 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4.美国南加州大学地质科学系,CA90089) 摘 要:北京石花洞位于房山花岗岩体边缘向形带的东北扬起端,与北京猿人遗址南北相望,地层均为奥陶系马家 沟组石灰岩。洞内石笋记录了中更新世以来北京西山古环境的变化,可以建立第四纪石笋剖面。钙板的铀系年龄 为334.99~366.74ka,定名钙板组(Qpg)。粗犷石笋的铀系年龄为169~235ka,粗犷石笋的电子自旋共振年龄为2 130~518ka,属中更新世沉积,定名云水洞组(Qpy)。杆状石笋的铀系年龄为14.9±2.1~100.3±11.1ka,属晚更新2 世沉积,定名石花洞组(Qpsh)。在全新世石笋中,微层与微层之间存在厚约1µm的条带状纹线,是划分微层层数的标 3 14 志,具有微层理的石笋 C年龄为0.58~2.50ka,定名守备支洞组(Qhsh)。 关键词:第四纪石笋剖面;石笋微层理;石笋叠置关系;北京石花洞 中图分类号:P53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135(2013)01-0063-08 目前,建立的第四纪地质剖面主要包括黄土沉 积剖面、湖泊沉积剖面、大洋沉积剖面、冰芯剖面和 滩涂剖面等。岩溶洞穴研究包括洞穴化溶蚀和洞穴 碳酸钙沉积两部分,对于后者,人们主要进行洞穴碳 酸钙分类和微层理研究,利用石笋建立第四纪地质 剖面尚属首次尝试。 石花洞(图1)内洞穴碳酸钙沉积种类齐全,石笋 叠置关系明显,测年数据较多,为第四纪石笋剖面的 初步建立奠定了基础。钙板为中更新世沉积(定名 图1 北京石花洞交通位置 钙板组),粗犷石笋为中更新世沉积(定名云水洞组), Fig.1 LocationmapoftheShihuaCave 杆状石笋为晚更新世沉积(定名石花洞组),微层理 面附近长期的风化剥蚀对马家沟组石灰岩岩溶洞穴 石笋为全新世沉积(定名守备支洞组)。 的形成应该有影响,为新近纪以来伴随着北京西山 隆升岩溶洞穴的进一步溶蚀奠定了基础。石花洞的 1区域地质背景 8层溶洞从上至下均发育在马家沟组的顶部,因为马 从区域上看,石花洞位于房山花岗岩体的北侧, 家沟组地层向南倾斜,所以8层溶洞从上至下一层比 发育在北岭向斜北翼的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岩顶 一层更加向南展布,每层溶洞又各自沿着各自高程 部。地层南倾,走向近东西,倾角30º 左右(图2)。 的地层走向延伸。 石花洞所在的沟谷北低南高,自溶洞区到南山 2洞内钟乳石的种类 顶为发育较好的古生代—中生代地层剖面。依次发 育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炭系太原组,石炭-二叠系山 中国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到明代的《本草 西组,二叠系石盒子组,二叠系-三叠系双泉组,侏 纲目》均记载了“石钟乳”,唐代柳宗元编写了《与 罗系南大岭组、窑坡组和龙门组。马家沟组与太原 崔饶州论石钟乳书》,宋代杜绾编写的《云林石谱》 组之间有长达140 Ma 的沉积间断,石花洞就产生在 中出现了“石笋”、“钟乳”的概念。直到1952 年, 沉积间断面之下的马家沟组石灰岩顶部。沉积间断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