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口周靖波
文本的漩涡
— — 评申丹 《叙事、文体与潜文本》
口叙事学在进入中国后,似乎i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上。一是经典叙事学的应用。一
是s传统的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相结合,而采甩磊经典叙事学方法的研究成果则较
少。串丹在主持弓t进国夕卜重要相关学术成果的同时,也以自己的磅究I作引领着
中国叙事学朝着s国际叙事学界相一致的方向迈进。
叙事、文体与潜文本
申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在主持 《当代叙事理论指南》的译 解 ”,可谓既 “信”且 “达 ”;这同时也
事时,申丹将第一部分 的总标题 “New 许在不经意之间表露出申丹个人的研究兴
LightonStubbornProblems”译作 “顽题新 趣之所在,即对于叙事学界众说纷纭或是
不过,千万别 以为卡尔维诺是一个偏激 读是笨拙而饶舌的;较之予作家睿智的谈
狂,片面地赞美快而诋毁慢。他以作家的 锋,书评家的描述永远是灰暗的。卡尔维
博大情怀海纳百川地拥抱着各种价值,甚 诺言谈 的轻快只有进入卡尔维诺的世界才
至是对立的价值。在提倡轻和快的同时, 能把握 。那么,读者如果真的有兴趣,不
同时也表现 出对重和慢足够 的敬意。我 妨赶紧走进字里行间去体会那些价值 !
想,也许正是这种 同时瞥见对立价值的 卡尔维诺思绪是那样的轻快,他的动
“两面神”思维,使得卡尔维诺卓尔不群 作亦复如此 !他的背影在我们还没同过神
地蜚声文坛 。 的时候轻轻一闪,就又去忙别的了,毕竟
卡尔维诺虽然没有在哈佛诺顿讲座正 他有太多太多的东两需要思考 。电许,其
式开讲,但是他给 自己制定的 目标是非常 他几篇讲稿 的内容,我们无从得知。或
明确的,那就是 “向新千年推荐某种我 许,在未来的某天里我们惊喜地发现,其
所珍视的价值”。除了轻和快之外 ,他还 实他也早把它们放在了我们还未察觉的某
详细地分析了精确、形象和繁复。显然, 些地方。那么,它们在哪里呢?读者心里
较之于原作妙趣横生的文字,也许我的解 有 自己的答案。匹了
1∞ l中国图书评论201。,12
被忽略的问题 的关注 。从 1998年 出版 的 本,尤其是应用隐含作者、不可靠叙述、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开始,申丹 视角转换以及文体学分析遣词造句的方法
就立足于叙事学和文体学这两种批评模式 来解读表层文本之下的 “潜文本”。全书
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讨论诸如故事与话语 分为上篇 “理论概念和模式”及下篇
的区分 、传统情节观与叙述学情节观的差 “短篇小说的潜文本”两部分。上篇以占
异 、功能性人物观与心理性人物观的互补 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讨论了叙事学与文体
关系,并在叙述 学与文体学相重合 的 学的互补关系 、隐含作者、不可靠叙述、
“话语”和 “文体”、叙述视角类型、自 叙述视角四个问题,下篇 以申丹 自己提出
由问接引语等范畴作了详尽的讨论,对这 的阐释模式——-文 内、文外和文间 “整
些歧异纷呈 、莫衷一是甚至被人们忽略的 体细读”的方法对六名英美短篇小说名
问题提出了鲜明的主张。在 2005年出版 家的八篇作品 (以美 罔作品为主)的潜
的 《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 (与韩加 文本进行发掘,以纠正长期以来批评界的
明、王丽亚合著) 中,申丹 以占全 书约 普遍误读 ,颠覆文学批评史上 的固定见
二分之一的篇幅,对最具代表性的后经典 解 ,以逼近历史文本的真实面 目。上篇与
叙事理论一 评·述 ,对后经典叙事学的来 下篇构成了互为表里的关系。叙事学的生
龙去脉作了辨析 ,认定2O世纪9O年代以 命力体现在具体的叙事 文本的分析过程
来所复兴 的乃是 “后经典叙事学 ”而非 中,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