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津音 乐学院学报 (天籁)2011年第 2期
JOURNAL OF TIANJIN CONSERVATORY OFM USIC (SoUNDSOFNATURE)
韩 冰
HAN Bing
浮士德的精神
浅谈李斯特 b小调奏鸣曲
内容提要: 在李斯特众多的钢琴作品中,b小调奏鸣曲可以说是一首极其重要和 富有代表性的
伟大之作。在本文中,笔者将 围绕作品结构 以及个别困难片段进行演奏技术与音乐
处理方面的分析和讲解 ,旨在找到更为贴合作 曲家创作意 图的演奏方案 。
关 键 词 : 起始动机 八度动机 断奏动机 圣咏动机 玛格丽特动机
一
. 创作背景与作品简介
b小调奏鸣曲是李斯特众多作品中最著名 ,同时也是对演奏技术要求最为苛刻 的作品之一 。
它既体现了作曲家独有的高超技巧,又充满 了荡气回肠的戏剧性与极其细腻的音乐性,代表 了李
斯特创作生涯的高峰 。李斯特于 1853年 2月 2日将其创作完毕并献给了舒曼 ,以此来 回赠他于
1836年为 自己创作的C大调幻想 曲Op.17。
在创作这首作品的时候 ,李斯特的思想意识 中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他对现实不满,怀着满腔
热情想要变革;但又时时怀疑、动摇、痛苦,在一片迷茫之 中看不到正确的道路 。这首作品的思想
内涵恰恰就是映射了李斯特当时的心理状态,将这种矛盾和地狱与天堂、罪恶与圣洁之间的斗争
结合;同时,人们也常把这首作品与歌德的作品 《浮士德》中的精神实质 以及李斯特 同样著名的
《浮士德交响曲》相联系,即用不 同性格 的主题动机塑造出怀疑一切 、矛盾重重 的浮士德 、象征圣
洁天堂的玛格丽特和代表地狱罪恶的梅菲斯托等等生动 的音乐形象 ,并在音乐的发展 中不断的
交替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首作 品中,李斯特并没有单纯地 以用音乐叙述情节为 目的,而是
将更多的笔触深入到音乐形象的内心情感刻画之中。乐曲建立在跨度极为广阔的情绪之上,跌
宕起伏且富于作 曲家 自身思想的内在逻辑性 :既有虔诚 的信仰和对光 明幸福的渴望 ,也有对生活
的否定消极和宿命论的情绪。因此也有人将这首作品称为 《浮土德奏鸣曲》。
二 .作 品结构 与风格分析
1.结构简述
从这首 b小调奏鸣曲的整体结构上看 ,它不 同于传统奏鸣 曲的组织形式 。首先我们可以发
现,作品中包含了三个主要段落 (下文通称为 “乐章”),被一种近似 “模糊过渡”的剑作手法无缝隙
地连接在一起 ,彼此之间并没有特别明确 的界限。不 同于大多数传统奏鸣 曲那样用和声终止式
来对大的音乐段落进行收尾 ,这部作品的主要段落之间的音乐张力一直紧绷并保持 ,因此它更像
收稿 日期 :2011—03—10 中图分类号 :J61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008—2530(2011)O2一O1D2—08
作者简介 :韩冰 (1983一),男,天津音乐学院钢琴系讲师(天津 ,300171)。
l02
韩 冰:浮士德 的精神
是一首一气呵成的大型浪漫主义风格乐曲。
更为特殊 的是 ,作 曲家使用 了若干个短小 的音乐动机 ,以变奏 的手法将其不断的重复与发
展 ,使其在三个乐章 中融会贯通 ;并且在速度 、节奏 、音 区、调性和织体诸方面展开变体和衍生 ,从
而构成了整首长达 3O分钟的庞大作品。这些音乐动机在整体上体现了鲜明的层次性与逻辑性 ,
在细节上又 以灵活多变的特点显示 出作曲家高超 的创作技巧 。尽管这首作 品在 当时遭到 了某些
音乐评论家的非议与攻击 ,被指责为 “混乱 ,并支离破碎”。但正是李斯特在创作形式与理念方面
的大胆与创新 ,使这部 b小调奏呜曲成为 了众多钢琴作 品中的典范 ,而后人也逐渐发现这部作品
深刻的艺术与学术价值,将其推崇为继贝多芬之后最伟大的奏鸣曲之一,并且时至今 日也是音乐
会上经常被演奏的经典曲目。
2.动机 与主题
李斯特在这首作品中运用了若干个音乐动机 ,可 以说这些不同性格的动机是构成整首庞大
作 品的最基本 的单位与元素 。在逐个乐章进行分析之前 ,我们先来 了解 以下的几个核心音乐动
机 :
1)起始动机
作 品一开始 ,两声低沉 闷厚 的G仿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