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 8月第 13卷第 4期
· 42 ·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 August,2011,Vo1.13,No.4
从针灸 “申遗”成功看针灸的发展
姚振江 ,王智琴 ,喻建兵 ,郑小飞
(1.湖北省丹江 口市中医院针灸科,湖北 丹江 口442700;2.湖北省丹江 口市第一医院,湖北 丹江口442700)
关键词 :针灸;申遗;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7X(2011)04-0042-03
2010年 11月 16日晚,传来中医针灸成功列入 “人类非物 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 ,也是现
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消息。中医界尤其是针灸同仁为之 存最早的针灸专著。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 ,针灸
振奋 ,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件喜事,一件幸事。针灸作为传统 学术也有很大 的发展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腧
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及传统科学产生的 穴 ,还铸造了2具铜人模型,外刻经络腧穴 ,内置脏腑,作为针灸
宝贵遗产,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此次针灸 “申遗” 教学的直观教具和考核针灸医生之用,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成功,说明世界对针灸的认可和肯定 ,有利于进一步确定针灸 元代滑伯仁所著的 《十四经发挥》,首次将十二经脉与任、督二
医学和中医疗法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是对当代针灸界 脉合称为十四经脉,对后人研究经脉很有裨益。
的鞭策,新一代针灸人承担着发展和推广针灸学科的压力和重 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医辈出,针灸理论研究
任。回顾针灸的历史 ,面对针灸的现状,展望针灸的未来 ,我们 逐渐深化 ,也出现了大量的针灸专著 ,如 《针灸大全》、《针灸聚
任重道远。 英》、《针灸四书》,特别是杨继洲所著的 《针灸大成》,汇集了明
1 针灸的历史 以前的针灸著作 ,总结了临床经验 ,内容丰富,是后世学习针灸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 《黄帝内经》,是我国特有的民族医疗方 的重要参考书,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总结。清初至民国时期 ,虽
法,也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 ,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传播 然针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但由于针灸深得民心 ,故仍有
到世界各地。古文献中 《山海经》和 《内经》有用 “石钱”刺破痈 《针灸逢源》等著作流传下来。
肿的记载,《孟子》也见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在 《黄 2 针灸的现状
帝内经》这部典籍 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 2.1 国内现状
络,并阐述了经络的功能。针灸是通过经络作用 ,结合特定手 新中国成立初期,针灸有了很大的发展,政府大力支持针灸
法,来治疗全身疾病,以通经脉,调气血 ,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 事业 ,掀起了学习针灸的热潮 ,相继建立了多所中医学院及相关
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灸研究机构 ,开展各种针灸学术交流。随着现代科技和医学
晋代的 《针灸甲乙经》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 ,发展并确 的普及 ,中医针灸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内容,如电针疗法、激光针
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 灸等等,这些治疗方法的配合使用,提高了针灸的治疗效果。然
作者简介:姚振江 (1972一),男,湖北省丹江口市中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
来侮土……土火复之 ,及二脉为邪” 。这样 ,阴火病变,其为 之处 。
害范围就很大,几乎遍及五脏和督任冲脉奇经。不过 ,其根源还 有人提出:李杲讲的阴火,即是相火。这点李果自己亦曾讲
在于阴虚(脾胃内伤,中气不足),其病还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重洲FT-7800R中文完整版操作手册(装订版).pdf VIP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 案例知识点 总结记忆口诀 顺口溜 联想记忆方法.docx VIP
-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护理.pptx VIP
-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测评物理试题(含答案).pdf VIP
-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综合评价分析.pdf VIP
- 转体施工跨既有线评审方案.docx VIP
- 2024年延长石油集团笔试题目含答案.docx VIP
- 精神科常见疾病的护理ppt.pptx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自编题目.doc VIP
- 2025年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