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民间舞蹈的现状与保护建议.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l8卷 第4期 琼州学院学报 VoJ.18.No.4 2011年 8月 JournalofQiongzhouUniversity August.2011 海南民间舞蹈的现状与保护建议 杨莉川 (海南省艺术学校,海南 海 口 570203) 摘 要:文章将海南民间舞蹈分为祭祀、欣赏和娱乐三大类型,并根据其现状提出保护建议。 关键词:海南;民间舞蹈;类型;保护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72 (20l1)O _1D104—02 海南现存的民间舞蹈按功能区分,主要有祭祀类舞蹈 、 黑长袍,脸戴木刻的假面具,代表各种恶鬼 , “道公”手 欣赏类舞蹈和娱乐类舞蹈。 持尖刀,有两位分别带了弓和箭的徒弟帮助驱鬼。 一 、 祭祀类舞蹈 (二)汉族祭祀类舞蹈有明显的佛道教印记。汉族祭祀 海南黎族、汉族、苗族的祭祀类舞蹈各有特色。 类舞蹈是有 “清斋舞”、 “白斋舞”两个 ,佛道活动在海南 (一)黎族祭祀类舞蹈有原始宗教特色。黎族是海南岛 的遗存。佛、道教于唐代传入海南 ,但在海南佛教的影响 的先民。约在3000年前的殷商之际,古越族的一支 “骆越 比不上道教深远。 海《南岛 云 “本岛佛教,颇为式微, 人”迁人海南 ,后被称为黎族。黎族主要聚居于海南岛的 该教大体属于禅宗 ,唯其内容,复与净土宗相似 ,僧侣不 中部五指山区。人 口120多万人。黎族人经历了长期的原 重戒律,故地位亦低。而道教之在本岛,相当普及 ,大多 始社会生活 ,直到解放初期还保留着原始社会 “合亩制” 数寺庙均属之,侍奉寺庙者,谓之道士,唯仍可返家生活, 的生产组织形式。所谓 “合亩制”就是主要生产资料归集 与常人无异,本岛人民均信仰之,全岛道教徒计达三十万 体所有 ,共同生产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果实。由于社会生 人。” (陈铭枢总纂,1933年上海神州国光出版社出版)当 产力低下,缺乏科学知识 ,人们普遍有 “万物有灵”的原 时全岛人口仅 217万,道教徒即占了14%,可见影响之大。 始宗教观念。黎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原始宗教祭祀活动 道士平 日常在民间为民众做祭神和招魂等法事,催生了民 在民间舞蹈中都有所反映。解放以来,黎族的民俗习惯受 间的祭祀舞蹈,俗称为斋舞。文化大革命期间,曾被当作 到尊重 ,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得以延续至今。这次调查登录 “四旧”破除,一度无了踪影。近年来 ,因为观念的宽容, 的共有 7个。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可分为三个类型i其一, 清斋舞、自斋舞渐兴,由民间的道班 (包括道士、徒弟和 自然崇拜祭祀舞蹈。古时,人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有灵 乐手)为祭神、度亡而舞,一招一式都依旧例认真对待。 魂,为了顺利的同自然界打交道 ,便要祭祀它们。如保亭 因此,这类仪式舞蹈有一定的稳定性。 黎族苗族 自治县流行的 “招福魂舞”就是典型的 自然崇拜 (三)苗族祭祀类舞蹈带有原始宗教性质。苗族祭祀舞 祭祀舞蹈。每逢秋收之后,各家农户都要请祭崇人 “盼妈” 蹈 5个 。有明显的原始宗教色彩。苗族崇拜远古神话中的 把稻谷、耕牛、犁耙等的灵魂招回家来祭祀 ,祈求来年五 祖先盘皇和英雄三元神 ,由此产生三元舞、苗鼓舞;崇拜 谷丰收。东方市西方乡西方村的 “皮面具舞”,也是 自然崇 主掌水源的龙神,产生召龙舞;崇拜过琼祖先 ,产生团结 拜的祭祀舞蹈。在天旱之时,举行求雨祭祀仪式,由一名 舞;崇拜神灵,产生猴子舞。 “道公 ”和两名徒弟跳三人舞,徒弟分别戴着 “天公”和 二、欣赏类舞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