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题报告
纺锤形Fe2O3及Fe2O3@Au核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纳米材料的研究最初源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对胶体微粒的研究,德国科学家Gleiter等人于1984年首次采用惰性气体凝聚法成功地制备了具有清洁表面的铁纳米粒子,然后在真空室中原位加压成纳米块体材料,并提出了纳米材料界面结构模型,纳米材料从此步入材料科学的殿堂。而且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在已报道的各类磁性纳米粒子中, 有关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尤其受到重视[1]. 通过控制适当的反应条件, 人们已经能够制备出直径从几个至几十个纳米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最近,金纳米粒子以其独特的光学、电化学性质在很多领域表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引起了人们浓厚 的研究兴趣。用金包覆磁性纳米粒子,不仅可以很好地保护磁性粒子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防止其聚集,同时,还能提供一个活性表面,利于日后的功能化及生物试剂的偶联,为磁性纳米粒子应用于生物、医学等领域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在磁记录材料方面, 磁性纳米粒子可望取代传统的微米级磁粉, 用于高密度磁记录材料的制备; 在生物技术领域, 用磁性纳米粒子制成的磁性液体已广泛用于磁性免疫细胞分离, 核磁共振的造影成像, 以及药物控制释放等。磁性纳米粒子由于其特殊的超顺磁性,因而在巨磁电阻、磁性液体和磁记录、软磁、永磁、磁致冷、巨磁阻抗材料以及磁光器件、磁探测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氧化铁(包括a—Fe203,y- Fe203,Fe304)作为一种磁性原料,无论在工业生产还是科学研究中都备受瞩目,将磁性氧化铁制备成具有特殊性能的纳米颗粒已引起了科研人员的极大兴趣及广泛关注近。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制备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及其复合材料的基本方法有溶胶-凝胶法(s01-gel法)、强迫水解法、共沉淀法、微乳液法、水热合成法、汽化.冷凝法以及气溶胶喷射热解法等。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难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3.1研究内容
两种以γ-Fe2O3为核心或以Fe3O4为核心,金为外壳的水溶性核/壳纳米粒子制剂。
3.2研究方法及路线
核γ-Fe2O3和Fe3O4的制备,研究其光学性和磁场。
在室温中滴加氢氧化钠50分钟,水洗两次,每次加水100ml,30分钟。接着离心分离。将新的核型的Fe3O4颗粒用0.1 M HNO3清洗,并离心分离。将颗粒溶解在0.01 MHNO3中并在90-100 ℃下剧烈加热30min,使它完全氧化成γ-Fe2O3,离心之后称重。
取一定量配1.1mMγ-Fe2O3, 二水柠檬酸三钠配成0.1M,盐酸羟胺配成0.2M,然后取1ml γ-Fe2O3 ,1ml二水柠檬酸三钠 和20ml二次水于烧瓶中。均与摇动一小时,之后每小时加入0.2ml 0.2M盐酸羟胺和2ml 0.1%氯金酸,重复操作4~5次。
3.3研究难点
在试验过程中,利用三价铁盐强迫水解法制取α-Fe2O3, 加入结晶助剂NaHPO3可使粒子从椭球形向纺锤形发展,制得特定尺寸的α-Fe2O3粒子[15]
纳米粒子的合成;通过Brown 和 Natan,s迭代盐酸羟胺播种方法将Au3+还原沉降吸附到氧化铁颗粒表面形成金壳
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
2009年10月25日—2009年12月24日:根据任务书,查阅中英文文献资料,写出文献综述,完成开题报告,翻译外文。
2009年10月17日—2010年4月24日:进入实验室,开始研究工作。
2010年2月25日—2009年3月1日:进行开题答辩。
2010年5月20日—2010年6月5日:撰写论文及修改,上交论文,准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I] 张立禧,牟季美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北京:科学出版杜,26(Il 49l-503
[2]都有为,罗河烈.磁记录材料fM】,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1992
[3]都有为等.物理学报[J】,1980,29:889
[4]吴宗英’顾佐,磁记录材料【M】,1985,特1:31
[5] 郑柏存,刘古瑚黎明,华东理工大学技术化学物理研究所t掺杂金属离子对(α-FeOOH的形态调1,
作刖【J】,功能材料,1994,20(1):13—17.
[6] Wooding A,Kilner M Lambrick D B Studies of the double surfactant layer stabilization of water-based magnetic fluids J Colloid Interface Sci,199I,144(I):236-242
[7] Gunter L. Magnetic nano2 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