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题报告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2 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临床报道白蔹用于治疗化脓性皮肤感染、 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疗效显著。现代研究表明 ,白蔹含有大黄素甲醚、 大黄酚、大黄素、富马酸、没食子酸等多种抗细菌和抗真菌成分 ,与其临床应用相一致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难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探乙酸乙酯为
3.2 研究方法
白蔹
乙酸乙酯
配制培养基
将提液分别取1μ加样在96孔板中
每个孔中加入指示剂
490nm吸光度测定
3.2.1 材料
白蔹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3.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粉碎机 烘箱 40木筛 96孔板 MTT 乙酸乙酯.2.3 白蔹酯提物的提取
a 利用微型植物粉碎机将1千克的白蔹块状根进行粉碎,得到白蔹粗粉。
b 将研磨好的白蔹粗粉平均分为两份倒入两个渗漉桶中,在往里倒入95%乙醇进行渗漉提取,加的过程中并不断搅拌,去除悬浮液内的气泡,直至液面稍高于白蔹粉末即可停止,密封静置两周。
c分离乙醇浸膏
将静置后的乙醇提取物过滤,收集滤液。并将收集好的滤液用旋转蒸发器进行减压蒸馏提纯浓缩(每进行完一次分离后,都要用95%乙醇把烧瓶上的少量浸膏冲洗 ,并入下一次蒸馏)。
d 水悬浮
将全部的粗分离物倒入1升的大烧杯中,用少量水经行悬浮,静置。
e 乙酸乙酯萃取
往大烧杯中倾入一定量乙酸乙酯(分析纯)进行萃取,搅拌片刻,静置。待分层稳定后利用虹吸原理提取乙酸乙酯层,再将该乙酸乙酯提取到真空旋转蒸发仪上进行分离,控制水浴温度,防止乙酸乙酯爆沸,将分离出的乙酸乙酯回收倒回大烧杯里继续萃取,重复操作直至乙酸乙酯层无色为止,这样使下层水层的物质充分被乙酸乙酯吸收。最后合并得到的物质, 即为乙酸乙酯层粗提取物,风干数日即得白蔹乙酸乙酯提取物,呈软膏状。
3.2.4 培养基的配制及细菌隔夜培养液的制备
培养基的配制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称取牛肉膏 3g 蛋白胨10g 氯化钠 5g 琼脂 15-20g,按以上配方配制1000 mL培养基,调节 pH 值于 7.0-7.2 之间,微波加热后,121℃高压灭菌20min
制备500ml液体培养基:牛肉浸膏1.5g,氯化钠2.5g,蛋白胨5g,,水500ml,pH达7.6。制备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并121℃湿热灭菌,
10%细菌隔夜培养液的制备 分别将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相应斜面培养基上37℃活化24h,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灭过菌的生理盐水(0.9%),振动均匀,得菌悬液。
3.2.5 抗菌活性检测
将提取液分别取1μ l加样在96孔板中(每个孔中含有100μl 培养基和10%细菌隔夜培养液)。将96孔板放置在条件下培养16~18h。在每个孔中加入指示剂3μl,再放置h 测吸光度判断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课题的难点在于确定。通过实验确定影响提供有益的研究数据。
为后期活性成分的研究打下基础。
4 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
2011年5月23日前 进行课题的实验、设计、调研及结果的处理与分析等,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或论文写作,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修改完善;
2011年6月10日前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2008,29(5):140-141
[2]黄长武,李兴禄,高科,吴倩,娄苗,陈维蓓,王颖.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显色检测及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2008,26(4):301
[3]李洪娟,张蕾,王术光. 白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食品与药品A, 2007,9(10):60-62
[4]俞琦,蔡琨,田维毅.白蔹醇提物免疫活性的初步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27(2): 20-21
[5]库里满 · 恰里甫,武玉翠,张璇,王喆之. 糙苏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评价[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8):1543-1545
[6]周建新,彭雪霁,姚明兰. 黄芪提取物抗菌作用及其方式的研究[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9,16(6):14-16
[7]赫军,畅晓兵,杨旭,宋少江. 白蔹的化学成分 (Ⅱ)[J].沈阳药科大学学 报,2009,26(3):188-190
[8]陈月明,王水明. 植物提取物的抗菌作用[J].饲料研究,2010,(5):38-39
[9] 李宙阳,周英. 刃天青显色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几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J]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