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题报告
生物自显影法筛选白蔹酯提物抗菌活性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几十年前,人类还在致力于化学药品的研究,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学药物的危害被逐渐发觉,生物药开始成为人类的新最求,其中的关键性步骤就是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鉴定,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活体实验的方法,很明显该方法弊端太大,于是微量活性测定方法即成为最主要的方法,发展至今日,已经存在多种方法,如微生物抑制法,酶法,免疫测定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如微生物抑制法德灵敏度不够高,酶法与放射性免疫测定法成本太过昂贵,不适合量产,而生物自显影法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不但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而且成本低廉,适用性广,可以说是药物筛选的通用方法,
2 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生物自显影技术是一项还处于发展前期的技术,从最初的TLC生物自显影法,到现在的HPTLC和2D生物自显影技术也才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近几年来,多位研究者将生物自显影技术应用到检测植物体内抗菌活性成分,运用该法能够快速得到结果,所以该法也成了快速的代名词。
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难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3.1课题研究内容
探索白蔹脂提物中是否有物质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
3.2研究方法
(1)菌种的选择
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2)菌悬液的制备
在无菌条件下制备不同浓度的菌悬液,形成对比梯度。
(2)培养基的制备
将上述制备的菌悬液加入到融化状态的培养基中,摇匀后倾注平皿,盖上盖子等待培养基凝固。
(3)白蔹酯提物溶液的制备的制备
选用实验室已提取的白蔹酯提物,
(4)薄层板的制备
选取质量较好,表面平整的玻璃片→30% 的盐酸浸泡玻璃板10min →自来水冲洗→洗
衣粉水浸泡10min →自来水冲洗→竖着放置烘干→称取一定量的薄层层析硅胶→加少量水(2-2.5倍)研磨均匀→涂板→平放,室温下自然干燥→100度除水活化1小时→用纸包好→放入干燥器备用。
(5)硅胶板层析
用铅笔在已活化的硅胶板下端处划一平行于底边的细线并等距离标志点样点。点样采用微量进样器,标准点样量,展开采用立式玻璃展开槽展开。层析结束时取出硅胶板,,及时用铅笔标记溶剂前沿,于室温下将溶剂自然挥发至干,待检。
(6)反应
将已层析完并挥去展开剂的硅胶板贴于凝固培养基上, 盖好平皿, 静置一段时间使抑菌活性物质扩散到培养基中,将硅胶板轻轻揭下, 平皿置于培养箱中3 7℃ ,培养一定时间即可观察分离状况。
(7)染色
在培养结束的平皿中加入染色用的品红液,倒去后观察结果,得出最佳浓度。
(8)展开剂的选择
做同样浓度的不同展开剂的实验(在确定最佳提取物浓度前)
(9)贴板时间与培养时间的确定
不同贴板时间与培育时间得到的抑菌效果不同(在确定最佳提取物浓度前)
3.3课题难点及预期目标
课题的难点在于确定最适的提取物的浓度和最佳实验条件,这个只能通过反复的实验确定。实验结果为载培养基上出现规则抑菌斑。
4 论文工作进度和安排
2010年11月22日 学生选题,布置论文任务;
2011年1月10日 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等工作;
2011年5月23日 进行课题的实验、设计、调研及结果的处理与分析等,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或论文写作,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修改完善;
2011年6月10日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 李红娟.白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食品与药品,2007,9(10):60-62
[2] 赫 军.白蔹的化学成分[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25(8):636-638
[3] 将红梅.石香薷提取物抑制黄曲霉机制的初步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07,7(4):47-50
[4] 孔阳.蝙蝠葛茎叶石油醚提取物抗菌及食物防腐作用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0,35(3):246-249
[5] 俞琦.白蔹醇提物免疫活性的初步研究[J].贵阳中医学报学院,2005,27(2):20-21
[6] 郝淑贤.生物自显影技术在荸荠英抑菌成分分离中的应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88-91
[7] 谷利华.应用薄层色谱一生物自显影技术评价乌药等三种中药的抗氧化活性[J].医学学报,2006,41(10):956-962
[8] 程瑛琨.鸡骨草醇提物抗菌活性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6,20 (2):39-41
[9]刘欣.荸荠英抑菌成分活性跟踪方法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5,26(7):78-81
[10]曲建博.TLC生物自显影技术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药学院, 2005,36(1):132-137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