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 品研究 zlI?l
从 《巴黎圣母院》谈雨果对
人性的看法
杨国荣
引 言 人行刺的证据而被指控谋害国王侍卫,被判处绞刑。在这样
一 个为难的时刻,副主教克洛德还逼迫艾丝美拉达嫁给他,
世界名著 《巴黎圣母院》是由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 并说只要肯嫁他,就能帮助她免除死刑。但是,艾丝美拉达
作家之一维克多 ·雨果创作于1831年。它是雨果生平中第一 不愿意屈服,因此,克洛德就宣布执行绞刑。在行刑的前一
部浪漫主义小说,使用离奇和对比的手法描述了一个发生在 天,加西莫多冲进人群把少女抱起来,藏到巴黎圣母院里面
1st!i纪的法国,有关爱恨情仇的故事。作为资产阶级民主作 一 个最高塔楼的小房间里 ,卫队不可以擅 自在教堂里逮捕
家,雨果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这在 《巴黎圣母院》中 人,即使是犯了死罪的人。因此,艾丝美拉达暂且躲过了一
表现得非常明显。雨果一生中几乎经历了他所处时代的一切 劫。但是,她的藏身之地还是被恶毒的副主教找到了,他仍
重大变故,且在l830年前后,雨果遭遇了婚姻风暴而失去了 然逼迫她嫁给他,但是又遭到了拒绝,因此,恼羞成怒的他
心理平衡,因此,在 当时的年代和 自身遭遇之下,他创作了 通知卫队来抓艾丝美拉达。在这期间,副主教指使看住艾丝
一 生中非常著名的小说,即 《巴黎圣母院》。 美拉达的修女事实上是她的亲生母亲,因此,他们重拾了母
雨果在该作品中表达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 女团聚的快乐,但是,很快她们的藏身之处暴露了,最终,
同时,又歌颂和宣扬 了人性中的美和人道主义思想。但是, 母亲惨死在绞架下面,而女儿上了绞刑台。至此,温顺听话
雨果对生活的不满和激愤之情深深隐藏于字里行间,体现了 的加西莫多不能再忍受养父的暴行和丑恶嘴脸 ,并最终亲手
雨果高超的艺术手法 。这是作者结合 自身实际情况所体现的 把他从塔楼上推下去致其死亡。然后,加西莫多抱着艾丝美
主题 ,但是却又遵循 了一定的职业道德 。我国对 《巴黎圣母 拉达 的尸体永远睡去 。
院》的研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很多
似乎都已经没有任何新意了,但是,本文主要从 《巴黎圣母 雨果在 《巴黎圣母院》里的人性观
院》这篇小说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即完美天使艾丝美拉
达,阴郁的教会代表克洛德,心灵洁净外貌却丑陋无比的敲 《巴黎圣母院》虽然创作于l9世纪3O年代初期,但描
钟人加西莫多以及外貌俊朗但灵魂肮脏的卫队长法 比来分析 述的故事却发生在15世纪下半叶的巴黎。这是雨果在借古喻
法国这位19t17c纪的浪漫主义大师对于人性的看法。雨果通过 今,通过对中世纪教会和贵族统治罪恶的揭露来隐喻法国人
对这些人物的描写,实则把其本人追求完美人性的理想巧妙 民在191ti:~tBo年代对封建政权的憎恨和反抗。作为资产阶级
地融入其中,这是雨果该部作品的伟大和成功之处。 民主作家,雨果具有非常珍贵的平民思想,他有力鞭笞了统
治阶级的罪恶,无情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和黑暗面,深切同情
小说内容简介 那些社会的弱者。这是雨果人道主义和人性观倾向的充分表
现 。雨果认为,人都有追求 自由和幸福的权利,人人都渴望
《巴黎圣母院》这部长篇小说主要描述了一个发生在 正常的爱,人性的善 良与美主要体现在人的仁爱之心和同情
15世纪法国首都巴黎的故事,整个故事的发生主要 以巴黎圣 之感上。因此,雨果在这种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韬光养晦”到“积极作为”——中国外交思维、战略与策略的转变刍论.pdf
- 从“天国的智慧”到“人间的智慧”——列维纳斯式的“解神话化”.pdf
- 从“天下”到“世界”.pdf
- 从“小”着手 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河南省新密市中小企业劳动用工问题及对策.pdf.pdf
- 从“兴”与"移情"看中西审美之差异.pdf.pdf
-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浅议企业的执行力建设.pdf
- 从“音乐于教育上之功用”看曾志忞的音乐教育思想.pdf
- 从“有”与“无”窥探空间设计美学.pdf
- 从“源头”角度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结构.pdf
- 从“占领华尔街”运动认识新自由主义的危害.pdf.pdf
- 从《粗盐的提纯》教学谈新课程下初高中衔接教学的处理技巧.pdf.pdf
- 从《等等等等》到《边城》——关于音乐与小说的思考.pdf.pdf
- 从《非常帮助》看调解类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pdf.pdf
- 从《火的冰》到《死火》——浅探1919—1925鲁迅的精神变化.pdf.pdf
- 从《积的乘方》教学设计论“脚手架”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pdf.pdf
- 从《警醒歌》到《为世界之光》——沈心工与交通大学校歌考.pdf
- 从《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无双传》看中西文学和文化的异同之处.pdf
- 从《沐恩碑》看曹州面塑艺术.pdf
- 从《人生》中高加林的奋斗道路看农村青年成才之路.pdf.pdf
- 从《三轮车夫》看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