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 l1月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NOV.20l0
第25卷 第6期 Joum~ofWeinanTeache~ Unive~ity V0I.25 No.6
【司马迁与 《史记》研究】
出土文献在 《史记》研究中的文献学价值
苏 安 国
(北京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 100871)
摘 要:20世纪以来 ,学者们 自觉地将先秦秦汉考古文献资料应用于 《史记》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在传世文献之
外,出土文献为探讨 《史记》的名称、体例、编撰形态,校勘 《史记》文本,正确诠释 《史记》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比较的
“二重”材料,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
关键词:出土文献 ;《史记》研究;文献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10)O6—oo16—05
收稿 日期 :201009 1
作者简介:苏安国(1983一 ),男,山东聊城人,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8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文献学、史记
学研究。
“古来新学 问起 ,大都 由于新发现 ”,《史记》研究亦是如此 。20世纪 以来 ,伴随着先秦秦汉时期考古
文献材料 的不断发掘 ,学者们 自觉将 “二重证据法 ”①应用于 《史记》研究 ,成就斐然。②本文所指 出土文献
是相对于传世古籍文献而言 ,是一种笼统的说法 ,涵盖金石文献 、碑刻文献 、简 帛文献 、考古实物等 。下面
通过例证 的方式来论证 出土文献在 《史记 》③研究 中的文献学价值 。
一 、 为探讨 《史记》的名称、体例、编撰形态提供佐证
(一 )名称 问题
“史记 ”一词本为古代史籍之泛称 ,④起初并非专指 司马迁 的 《史记 》。司马迁 《史记》在两汉之 际或称
“太史公书 ”、或称 “太史公 ”、或称 “太史公记 ”、或称 “太史记 ”、或称 “太史公传 ”,名称颇不 固定 。⑤ 司马迁
的 “太史公书 ”称 “史记 ”肇始于何 时 ,前贤硕儒颇有论说 ,综观而看 ,概有 “谓始于 《汉书》者 ”、“谓始于 《隋
书》者 ”、“谓始于东汉者 ”、“谓 始于后汉末者 ”、“谓始于汉 以后者 ”、“谓始于三 国者 ”、“谓始于魏晋 问
① “二重证据法”由王国维先生提出,其在 《古史新证》第一章 《总论》中日:“吾辈生于今 日,幸于纸上材料之外更得地
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同得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
一 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 日始得为之。”
② 举其大者,就出土文字资料而言,殷墟甲骨 卜辞、陕西眉县杨家村的青铜逑盘铭文证明 《史记》所记商、周世系基本
可靠,参见王国维 《殷 b辞所见先王先公考》及 《续考》、江林昌 《眉县新出青铜器与西周王室世系、年代学及相关问题》(《文
史哲》,2003年第5期);《古本竹书纪年》与 《史记》战国纪年的重新建构,参看钱穆 、陈梦家、杨宽、日本学者平势隆朗等先
生的研究;临沂银雀山汉简证明_r 《史记》所载孙武、孙膑事迹的真实可靠,参看武龙九 《银雀山汉简兵书的意义及影响》
(《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战国纵横家书》与 《苏秦列传》的真伪问题,参看唐兰、马雍、杨宽等先生的研究。就
出土考古实物而言,像阿房宫考古发掘与 《史记》阿房官记载准确性的探讨,参看项福库先生的系列研究:《考古发掘中与
史记)记载中的 “阿房宫”一致性新探》(《沧桑》,2009年第5期)、《司马迁笔下的“阿房宫”可信性初探》(《沧桑》,2009年
第 1期)、《秦代两度修建阿房宫未成原因新探》(《贵州文史丛刊》,2009年第3期)、《(史记 ·六国年表)“就阿房宫”句考
实》(《兰台世界》,2009年22期)。
③ 后文所引 《史记》文本及j家注皆据中华书局本,特此注明,后出不注。
④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 ·卷七》日:“占者,列国之史,俱称史记”。 《史记》本书中标注 “史记”名称者共 13次(参看靳
德峻 《史记名称之由来及其体例之商榷》)。这 l3次 “史记”的含义皆是古代史书的通称。班固 《汉书 ·五行志》中的 “史
记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肉制品生产企业名录83家.docx VIP
- 抖音小店运营实操手册(精华版).pdf
- 创伤弧菌脓毒症临床诊治急诊专家共识(2025)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活动――大暑《制作好喝的饮料和水果》防暑小知识 【幼儿教案】.docx VIP
- 风电场应急物资物资管理台账 (2).docx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护理业务学习.pptx VIP
- smc-9021cems烟气分析系统说明书ii_11_30.doc VIP
- 小学课间活动对小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的实证研究与实践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浙江大学《园艺植物栽培学》习题库及期末考试真题解析(名词解释、填空、选择、改错、简答、论述题).pdf VIP
- 信息管理学基础7信息服务.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