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术语封建误植考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术月刊  2005 . 3 .   史学术语“封建”误植考辨 冯天瑜   内容提要  “封建”本义“封土建国”、“封邦建藩”,原指殷周实行的分封 制 ,与秦以降实行的郡县制相对应 。近代中日两国学人皆以“封建”翻译西 ( ) 方史学术语 f eu dali sm 意为领主 、采邑制 ,遂成一重要汉字史学术语 。自 ( 20 世纪 20 年代初期始 ,共产国际译词在中国传播 如称现实中国为“半封 ) 建”,尤其是 1929 年前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的一派 ,将“封建”泛化 ,把秦 汉至明清这一颇不“封建”的两千余年历史纳入“封建时代”。由于特定的社 会历史原因 ,此一论说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通行 。而负荷新义的“封 建”,脱离了中外古今概念坐标系的正轨 ,既未求得古今义流变的合理性 ,也 没有达成中西义对接的准确性 ,故其效用不佳 。笔者从语义学与历史学的 结合部 ,追踪术语“封建”误植的过程 ,并建议 :恢复“封建”古典义 ,又与英文 术语 f eudali sm 相通约 ,将殷周称“封建时代”,秦汉至明清的社会 ,不宜冠 以“封建”,从政制角度可称“郡县制时代”,从较宽泛的历史学言之 ,可称“宗 法专制帝制时代”。 关 键 词  术语  封建  封建时代 作者冯天瑜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博导 ; [ 日本] 国际日本文化研究 こ 外国人研究员 。   术语厘定 ,是学科形成与发展的要务 。对于一门学科而言 ,必须拥有一批义项单一 、内涵精准 、 ( ) 外延明确的术语 尤其是核心术语 。如果“生产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商品、价值 、市场”等术语的含 义紊乱 ,经济学只能是一派昏话 。有了“细胞 、根 、茎 、叶、花 、果实”等术语的正确厘定 ,植物学方可 能成为一门学科 ;历史学术语的厘定也至关紧要 。仅以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而言 ,之所以长期聚讼未决 ,重要原因之一 ,便是某些核心术语未能厘清 ,故其义项未能获得一致 , 主张西周封建说的范文澜先生所称之“封建”,沿袭“封土建国”这一古典义 ;而主张战国封建说的郭 ·5 ·  学术月刊  2005 . 3 .   沫若先生所称之“封建”,则抛弃古典义 ,注入泛义 ;主两汉封建说 、魏晋封建说的先生也对“封建”自 有界定 。于是 ,诸方各说各话 ,莫衷一是 。这种术语内涵各异 、义项不一致的讨论 ,是无法获得共识 ( 的。当然 ,在非学术因素作用下似乎也可以形成某种“共识”如大体统一为“战国封建说”,将秦汉 ) 至明清称之“封建时代”,但那只能是假象 。而“封建”概念紊乱的发生 ,关键时段在 20 世纪 20 年 代 ,其时用汉语古典词“封建”对译西方术语 f eudali sm , 以构建新史学术语时 , 出现了意义错位 , 由 此形成的组合词“封建制度 、封建社会 、封建主义 、封建时代”也随之出现偏误 ,一部中国历史的宏大 述事 ,失却了构建网络的坚实纽结 。由此出发 ,史学界长期讨论的“中国历史分期”、“中国封建社会 内部分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封建社会为何长期延续”诸问题 , 都缺乏讨论得以健康展开所必须的准确的概念坐标系 。 本文试图追踪史学术语“封建”的衍化过程 , 以考究问题的症结所在 。

文档评论(0)

I LOVE 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