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lO卷第 05期 ·总第 133期 ◎ 珑DSITA代NCED远UCAT程OIN擞OFCN育IA
2012年 3月 ·上 半 月刊
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
卫 冬 张晓娟 宋秋颖
(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眼一科,牡丹江 157011)
摘 要:目的 评价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7年 1月至2012年 1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青光眼并实施
小粱切除术的患者38例 40眼。随访 l2—24个月,平均 18个月。结果 手术的38例 40眼病例中l3眼(32.5%)视力提高,20眼(50%)
视力无变化,7眼 (17.5%)视力下降。37眼 (92.5%)术后眼压控制在 7~20mmHg,3眼 (7.5% )在术后2个月时眼压高于20mm
Hg。32眼 (79.3%)视野无变化,8眼 (19.1%)视野缩小。晶状体混浊加重 2眼 (5%),前房形成延迟 5眼 (12.5%),角膜上皮点状
脱落3眼 (7.5%),少量前房积血 1眼 (2.5% o结论 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一次性使用丝裂霉素C能够有效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移
行,抑制瘢痕形成,提高滤过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青光眼滤过手术;丝裂霉素C;中医病因
doi:10.3969~.issn.1672.2779.2012.05,061 文章编号:1672—2779(2012)一05—0089—02
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眼病。其特点是眼内压连 20mm Hg,3眼 (7.5%)在术后 2个月时眼压 高于
续或间断升高,导致其压力水平超过眼球的耐受程度, 20mmHg,经局部应用降眼压药后眼压恢复正常。
进而损害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力,损害视神经,导致视 2-3 视野变化 术后 1年复查,视野无变化 32眼
神经萎缩、视力减弱、甚至失明。其发病机制及其复杂, (79.3%);视野缩小8眼 (19.1%),其中2眼与晶状体
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 ]。 混浊加重有关,1眼视野损害加重。
青光眼普遍采用药物及激光治疗,但效果不理想。 2.4 术后并发症 术后发生晶状体混浊加重2眼(5%),
滤过手术是 目前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但手术后 1年 前房形成延迟 5眼 (12.5%),角膜上皮点状脱落 3眼
内失败率高达 13%~20%,该数据在无晶状体眼、新生 (7.5%),少量前房积血 1眼 (2.5%)。随访病例在治疗
血管性青光眼等难治性青光眼中更高。青光眼滤过手术 过程中未发生滤过泡漏水或低眼压性黄斑病变。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区、球膜下以及巩膜间成纤维细 3 讨论
胞过度增生,致使滤过泡,手术失败f2J。为抑制青光眼 青光眼类似于中医学 “绿风内障”、“青风内障”,其
滤过手术中瘢痕的形成,降低手术失败率,我科在手术 发病机制如 《外台秘要》中记载 “内肝管缺,眼孔不通”
中一次性使用丝裂霉素 C (MMC),术后观察视力、眼 所致,与神水瘀滞有关。在治疗上 《证治准绳 ·七窍门》
压及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强调 “病既急者,以收瞳神为先,瞳神但得收复,目即
1 资料与方法 有生意”,揭示了早诊断、早治疗以保护视力不致失明的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7年 1月至2012年 1月住 重要性[3J口
院确诊为青光眼的患者资料,对行滤过性手术联合MMC 青光眼滤过手术是在巩膜与眼球筋膜囊、结膜之间
的38例40眼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0例22眼, 形成一个贮水池,从而将房水引流至眼外,建立房水向
女 18例 l8眼;年龄 19~65岁,平均 42岁。慢性闭角 眼外引流新途径,达到降低眼压的 目的。结膜下组织和
型青光眼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