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酚体外抗白念珠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pdfVIP

大黄酚体外抗白念珠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70 ChineseJoumalofMicr0ec0log),,Dec.2o08,Vol_20No.6 文章编号:1oo5-376x(2oo8)o657o3 【论 著】 大黄酚体外抗 白念珠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 汪长中,程惠娟,官妍,汪斌,洪静,云云,王艳 (安徽中医学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安徽 合肥 23O038)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黄酚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 采用 x1Tr减低法评价大黄酚对白念珠菌 的生物膜及黏附性的影响;镜下观察该药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态学影响;细胞毒试验检测该药的毒副作用。结果 大黄酚对 白念珠菌生物膜的sMIc5o、sMIc8o分别为 l25、100o fnl;lo0 g/ml及 10o0 ml含量浓度的大黄酚对 自念珠菌的早期黏附及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大黄酚对人细胞毒性较弱。结论 大黄酚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有 较强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大黄酚;白念珠菌;生物膜 【中图分类号】R379.4 【文献标识码】A StudyOntheactiVityOfchrys0phanOlagainstC dZd 口 fc口 bi0films ’,7D‘ W_ANGChang—zhong,CHENGHui_juan,GUANYan,wANGBin,HONGJing,YuNYun,wANGYan (sc ed 讲 把m 如 ,A B 麟e 如 ,删瓴230038, 船) A【bstract】 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e cts0fchrysophanol0nG凸26c口船bilms 如ro.Me廿lods xTr reductionassaywasperfbⅡnedtodete珊inetheeffct0fchrysopl1an0lonC.0三6 0瑚 biofilmsanditsadherence,microscopic ex砌 inad0nwasconductedt0assessthee ct0fchrys0phanolonmorph0genesjs0fc. 6池 船 bio矗lms;andcyt0c0xicassay wasu8edtomeasuretheadversee狂cts0fchrys0phan01.Reslllts SMIC50舡ldSMIC∞0fchrysophan0lagainstC 6。ns bioj丘lmswere125and10oO Hllrespectively.Bothlo0 rnland100o /ml0fchrysophanolcouldinhibittheinitial adherenceand6lamentousgr0州h,andtheagentshowedpoorcytotoxicactivityt0h哪 anceUs.C0ncIIlsiOn C}l工ysophan0l displaysapotem activ againstC. 6co bi lm. K【eywords】 chr)rs0phaIl01;cn,池 。 ∞ ;Bilm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 司),维生素 (Alexis公司),Tri沁nX.100(Alnresco 剂等的广泛应用,白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机会性感染 公司),丙酮(蚌埠化学试剂厂),均为分析纯。 日益增加。由于现有的抗真菌药物较少且具有较强 1.1.5 仪器 3l8.酶标仪 (上海三科仪器有限公 的毒副作用,以及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加之生物膜 司),96孔微量培养板(c0mingInc.,NY,usA),倒 (biofil|l1)相关感染(包括生物材料相关感染和慢性感 置显微镜 (日本Olympus公司)。 染)的发生,使得寻找新的抗真菌药物成为微生物学 1.2 实验方法 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笔者近期研究发现,某些中药 1.2.1 白念珠菌生物

文档评论(0)

higu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