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李建勋高等师范教育思想探析.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 11月 当代教育与文化 NOv.2O1O 第 2卷第 6期 ContemporaryEducationandCulture Vo1.2No.6 李建勋高等师范教育思想探析 陈 明 (西南大学 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李建勋是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上一位举足轻重 的人物 ,鉴于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他特别重视 师范教育并且终身从事师范教育 ,关心对未来教师的训练和培养 ,也关心在职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而且不断强调作 为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他的师范教育思想及其办学理念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的师范教育尤其是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李建勋 ;师范教育;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65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779(2010)06—0079—03 李建勋 (1884~1976),字湘宸,河南省清丰 己对教育救国坚信不疑 ,也要求他 的学生养成教育 县人,著名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清末秀才 ,早年 救国的思想。 毕业于北洋大学 ,曾在 1911年和 1912年两次赴 日 一 、 师德教育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 本留学 ,接着又在 1917年和 1923年两次赴美 国留 学 ,并于 1919年 、1925年先后在美 国哥伦 比亚大 对于师范生的培养方面 ,李建勋认为对他们的 学获得教 育学硕士学位及哲学博士学位 。在此期 素质要求和普通 的大学生应该是不同的。他在 《师 间,他参加过辛亥革命 ,担任过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道论》中明确指 出: “无论古今 中外 ,师,是看得 教育学科教授兼教育研究科主任 ,北京高等师范学 非常重要的。就 中国论 ,在科举时代 , 有‘天地君 校校长,并一度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 、清华大学及 亲师一说一 若‘考诸外国,教权无论掌 自教会或国 北京大学教授。抗战前在北京师范大学兼任教育学 家 ,目的无论在读圣经或作公 民,教师地位之重 院院长 、研究院院务委员会委员、研究院教育科学 要 ,则为有识者所公认 。”_1 (P241) 由此可见他 部主任等职务。在 1932年和 1947年 曾两辞不就行 把教师提到了至高的地位 ,认为教师在教育事业上 政院会议和教育部任命他为北平师范大学校长和国 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也正因为教师在教育事业 立西北师范学院院长 的职务 。1948年 ,应邀至四 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而在李建勋看来并不是 川大学讲学 ,继又去川东教育学院 (今西南大学教 人人都可以成为教师的,教师必须做到学问与道德 育学院)授课 。新中国成立后 ,就任平原省文化委 兼备 ,他认为 “教育者”不但要有高深的学识和精 员,主管教育工作,并担任平原师范学院教授 。随 熟的技能,而且要有伟大的人格和高 尚的修养 。[2 后又担任天津师范学 院副院长至退休 ,1958年退 (P59)否则 , “小则牺牲青年前途 ,大则影响国家 休后任 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全 国委员会文史资料 前途”_1j(P241)。 研究委员专员 。1976年 ,因病逝世 。 李建勋认为教师的 “德”应包括人格道德和职 李建勋终身从事师范教育,并且非常重视师范 业道德。人格道德从本质上来说是属于一种健全人 教育尤其是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他主张要提高高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