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栏 目责编郑志刚
E- mai l :z62 69@1 26.com
浅 析 苏 轼 早 期 书 法 风 格
张金波
苏轼( 1 036年~11 01年) ,字子瞻,号东坡, 自端楷中来尔。不端其本而欺 以求售,吾知书中孟
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 嘉,自可然识也 。”从上述资料可知,苏轼学习并创
苏轼人生坎坷,仕途困顿,他将满腔激情寄托 作书法的时间都很早。苏轼早期书法作品流传下来
于文艺,以旺盛的创作为我们留下了为数众多的优 的有4 8件,其 中以行书居多,小楷次之 ,楷书又次
秀文艺作品。然其诗文书画只不过是 “博学余暇、游 之。在苏轼的早期书法作 品中,最能体现他的书法
手余斯”的副产品,他真正的抱负是在政治上有所 成就的是行书和草书。( ( 奉喧帖》与( ( 屑阳奉候帖》
作为,正如他在 《自题金山画像》中所说: “心似已 是苏轼现存最早的两件作 品,均为行书,作于嘉祜
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 四年。此两件作品字体清秀,笔法劲爽,与王羲之
州、儋州 。”这正是苏轼晚年对 自己人生价值所做的 的 《兰亭序》无论是点画还是神韵都有一定的相似
总结与解剖,这亦是对其政治生命的自嘲,却也暗 之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苏轼心追手摹之痕迹,
含了对 自己文学艺术生命 的肯定。黄州、惠州、儋
州的十多年贬居生活,不仅是他文学艺术的辉煌时
期,也是他人生思想范型发展、成熟乃至最后完善
的最关键时期。假如没有这一段生存挫折与磨炼之
玉成,也就没有如今我f f l , L, 目中的苏东坡。社会存
在实践影响了东坡的思想意识与心理转化,使其性
有所适,宣之于文艺,完美其人格。是以我们所熟
悉的苏轼,是黄州以后的东坡,所熟悉的他的优秀
的书法作品,往往是黄州 以后的中、后期作品,亦
是当下研究苏轼书法的热 点,而对于他的早期的书
法作品及风格却乏人 问津 。
苏轼是一位书写人生的书法家,是以他的书法
风格的变化与其人生经历息息相关 ,按其人生历
程,黄州以前( 10 79年) 是他书法风格 的第一阶段
——积累期。苏洵酷爱书 画,苏轼亦受之影响,自
幼好书画笔砚,尝手抄经史。( ( 文集》( ( 子由幼达》记
载: “方先君与吾笃好书画,每有所获,真 以为乐。”
( ( 绘宝堂记 》载: “吾少 时,好此二者( 书画) 。” 《砚
鉴》载: “仆少时好书画笔砚 ,如好声色。”( ( 春渚记
闻》亦载 : “苏公少时,手抄经史,皆一通。每一书
成,辄变一体,卒之学成而已。乃知笔下变化,皆 苏轼书法
5 1
正印证了黄庭坚在 《跋东坡墨迹》中所说: “东坡道 无如本朝 ”。从唐末经过五代十 国,尚法的书风一直
人,少El 学兰亭。”( ( 宝月帖》是苏轼现存最早的墨 沿袭下来 。被唐太宗尊为 “书圣”的王羲之 的王氏
迹,书于治平二年,为行草书体,点画变化丰富,结 书风,经过唐人的诠释,其所代表的魏晋风度竟成
体圆转流动,颇有王羲之( ( 寒切帖》与 《初月帖》之 了儒家最高审美法则 “中和之美 ”、 “尽善尽美 ”的
韵味。随着人生阅历 的加深及政 治冲突的显现 ,书 范本。唐太宗在 《王羲之论传》中说: “详察古今,
于熙宁四年的( ( 致运句太傅帖》与 《延平郭君帖》在 研精篆索,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 ! ”张怀瑾亦
晋人萧散 简远的韵致之中隐隐透出一种压抑之中的 在( ( 书断》 中说:。增损古法,裁成今体。进退宪章 ,
不平之气,苏轼的个性也在书法之中彰显出来 ,此 耀文含质 。推方履度 ,必动 中庸。”此一诠释对后世
后的 《天际乌云帖) ) 和 《昆阳城赋卷》这一特征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