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贵在创新,学识衷中参西——记中医肿瘤学家周岱翰.pdfVIP

继承贵在创新,学识衷中参西——记中医肿瘤学家周岱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 14卷第2期 中 医 药 导 报 2008年2月 Vo1.14 No.2 GuidingJournalofTCM February.2008 · 名医学术经验 · 继承贵在创新 ,学识衷中参西 — — 记 中医肿瘤学家周岱翰 李穗晖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 [摘要] 文章介绍了周岱翰教授在中医肿瘤领域的深厚造诣与开拓精神,对中青年中医药人员颇有教益。 [关键词] 周岱翰 ;肿瘤;中医;学术经验 [中图分类号]11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951X(2008)O2—0018—02 周岱翰教授为广东汕头市人,1966年毕业于广 医古籍的肿瘤文献理论研究等。 州中医药大学,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名誉 2 师古不泥古 。继承中不忘创新 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 周教授于20年前就提出 “带瘤生存”是中医治 委员,广东省中医肿瘤治疗 中心主任。从事 中医、中 癌特点之一。今天,基因学说也认识到肿瘤是物种 西医结合肿瘤I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载,是新中国 进化过程的伴随产物,要把肿瘤当慢性病看待,带瘤 成立后较早从事中医药治癌、中西医结合抗肿瘤I临 生存的观念已为中西医所接受,并体现在肿瘤的疗 床探讨和开设中医肿瘤学课程的学者之一。周教授 效评价标准中。周教授在I临症中独具慧眼,治肝癌 对晚期癌瘤的辨治有独到之处,疗效显著,在学术界 强调清肝利胆,健脾益气;治肺癌首重解毒除痰消 和海内外病人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瘤,益气养阴补肺;治晚期癌瘤主张寓攻于补、虚中 1推崇 《伤寒杂病论》,诠释中医肿瘤学 求实,主张土健以灌四旁、论治不忘补中,研究癌症 周教授认为,祖国医学对癌瘤的认识和论著源 食疗,推崇辨证配膳等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大法。 远流长,但中医论治癌瘤的宝贵经验分散在浩如烟 I临症擅长辨病与辨证结合,内治与外治并用。认为 海的古籍中,由于时代局限,多停留在肿块硬实如山 继承前人经验应尊古而不泥古,主张既要利用现代 岩,溃破翻花难收口,能烂及五脏的现象上。且古籍 医学与高科技结合的 “辨病”之长,又要充分发挥 自 中常有法无方,或有方无法,或方法相悖,未能作为 身的 “辨证”优势,兼收并蓄,开拓创新,以此丰富和 一 个I临床学科形成完整的学术体系。中医I临床诊法 发展中医肿瘤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古代没有放射治 规范形成于 《伤寒杂病论》,遵仲师 “观其脉诊,知犯 疗和器官移植,今人的辨证论治就将面临放射损害 何逆,随证治之”的教导,中医肿瘤学的辨证施治亦 和免疫排斥这些新挑战。放射线治癌是当前治癌主 不离 《伤寒杂病论》之法度。仲景创立的六经辨证 要手段之一,他首先提出放射线的中医属性是 “火 理论体系和方法,不仅为外感热病而设,同样也适用 邪”、“热毒”,放射反应和放射损害的辨证当归属温 于内伤杂病。肿瘤的辨治,同样须根据各种I临床证 病范畴,把温病辨证理论体系应用到 “放射病”的辨 候,辨明病属寒热虚实,病在何脏何腑,灵活运用六 治上,拓展与补充了温病学说。通过总结器官移植 经辨证方法。此外,周教授在I临床实践中还注重研 后病人舌脉证候和病机,提出供体器官植入受体在 究各家学说。周教授认为:中医肿瘤学就是中医理 本质上等同“外邪入侵机体”,人体 “正气”驱邪功能 论指导下研究防治癌瘤的理论与I临床的专门学问, 就产生一系列的应答 (排斥反应),机体正邪交争表 癌瘤发病的病机是 “毒发五脏”(内脏病变在局部反 现为湿浊、热毒乃至神昏的证候,西医使用抗排斥药 映),学术内涵包括肿瘤中医病因学及发病学、中医 后,抑制、扰乱了机体原有 “正气”的驱邪功能,中医 四诊在肿瘤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中的应用、中医肿 治疗当以益气解毒来疏导、协调脏腑经络功能以逐 瘤治则及治法研究、抗癌中药筛选及验证、中医肿瘤 渐 “同化”、接受供体器官,即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