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復健工作者的置身所在︰由〈地震之後,千禧之始.pdfVIP

心理復健工作者的置身所在︰由〈地震之後,千禧之始.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震之後,千禧之始: 重探心理學與諮商學的共構關係〉 心理復健工作者的置身所在︰ 由〈地震之後,千禧之始〉談起 李維倫 在《應用心理研究》第五期〈地震之後,千禧之始:重探心理學與諮商學的 共構關係〉一文中,作者林耀盛先生藉由九二一事件的衝擊,「反思、重構『心理 學』與『諮商/心理治療學』的互動關係」。本文的目的在於呼應這樣的反思,並 對林文所觸及的心理學知識處境與實踐議題作延伸的思考。 反思知識處境以重返生活世界 林文展現了對當前「諮商/心理治療學」的知識處境深刻的反省,這樣的反省 或可當成是知識論上的探討:以重大社會事件為引點,反思心理學知識的正當性 問題,這顯然也是作者本人對其文章的座標定位。然而,我認為把林文的思考視 作為心理研究/工作者為了廓清己身之所在(situatedness ),尤其是廓清知識與實 踐上的所在處境的努力,更可以突顯這樣的反省對心理復健實作的意義。也就是 說,林文所顯示的,是一位投入九二一心理復健工作者對其專業知能的置身所在 的反思,而如此的反思必然提示了行動脈絡的察見,以及行動方向的選擇。我如 此的認定並不是指涉到作者的內在心理現實(inner psychical reality ,筆者本人並 不假設心理實體的存在),而是把心理復健專業置放到人寓居於世 (Being-in-the-world )的存在意涵之中,而心理復健工作者的置身所在則是種種 人存在的可能樣態之一(one of the possible modes of being )。 以心理研究/工作者的處境反思來瞭解林文,也與其行文脈絡相符合。做為一 個投入九二一心理復健工作者,林耀盛照見了傳統心理諮商/治療專業在面對常民 世界的困窘。這專業知識的邊界缺口雖被察覺,但仍隱晦難明,需要被思考,被 明白地廓清,才能被以適當的徑路來超越。在林文中,這個思考首先是將台灣的 心理學發展置放在(situated )國際社經歷史脈絡中來顯示美國化心理學的知識殖 民過程,並進一步地釐清美式心理學的知識特質與限制,而後者也說明了台灣的 - 51 - 心理學知識在面對九二一事件的困境。相對於美式心理學強調個人理性的現代主 義特質,「後現代論述」很自然地在林文中成為視野的啟發來描繪超越現代主義心 理學之後的心理學的可能地景。簡單地說,林文顯示了一個心理研究/工作者,因 著重大社會事件,照見限制、思考限制、並嚐試超越限制的努力。 林文所展現出的心理工作者的置身所在,雖然是至目前為止九二一事件心理 工作論述中少見的反思,但在台灣的心理學思考中並不是全然孤單的。余德慧 (1998 ︰3 )即曾指出,「自從實證心理學不再那麼沉重的壓迫在現代的心理學家 之後,自從詮釋學與現象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物之後,心理學家若是想做一些 改變,必須先自我解構不可」。筆者本人也曾以面對知識裂縫的置身來建構心理學 本土化的意涵(李維倫,1995 ),希望以此超越實證心理學所依憑的心理實體論 (psychological realism )的困局,促成以「認識自身」為定位的本土心理學發展。 同樣的觀點也用來檢視心理工作者在進行臨終研究時,所展現的置身所在與研究 的主要現象與對象之間的關係(李維倫,1999)。考察心理學研究與工作的「置身 所在」,並不是對特定的心理學者做人身的評斷。就如林文所呈現的,一個台灣的 心理研究/工作者的普遍置身所在,是源於獨特的歷史/ 國際政治/學術脈絡,是歷 史脈絡決定了一個研究者的學術事業,而不是研究者的研究路線決定了歷史脈 絡。然而,這樣的主張並不是指置身所在是無可改變的宿命。探究己身的置身所 在,即表示了台灣心理研究/工作者意欲超越已有處境的努力,只不過超越的可能 方向也必然早已蘊含在歷史文化脈絡之中(如東西差異的論述與後現代的論述)。 心理學者思考己身所在,即是已承認了自己是一個「有所在」(situated )的 研究者,而「有所在」則更進一步地顯示了心理學者肯認識了己身種種活動的所 在之地,即「生活世界」(life world )。相較於視研究者的立場為「主觀」並加以 排除或隱藏的實證科學心理學,承認了研究者是有所在的置身,也正是心理學對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