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生物技术的管理和监督系列第7号.docVIP

协调生物技术的管理和监督系列第7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 序言…..…………………………………………………………………………………………………4 第一章 分类学、形态学以及作为栽培作物的概述……………..…………………………………5 第二章 农艺实践…………………………………………………………………………………..…5 第三章 物种起源中心……………………………………………………………………………..…5 第四章 繁殖生物学…………………………………………………………………………………..6 第五章 栽培大豆作为自生苗……………………………………………………………………..…6 第六章 杂交………………………………………………………………………………………..…6 A 种属间杂交…………………………………………………………………………..……...6 B 基因渗入到亲缘植物…………………………………………………………………….....7 C 与其他作物的相互作用………………………………………………………………….....7 第七章 大豆生态学摘要………………………………………………………………………..……7 第八章 参考文献……………………………………………………………………………………..8 附录:大豆在生命周期中与其他生物的潜在相互作用举例………………………………………..9 调查问卷………………………………………………………………………………………………10 第一章 分类学、形态学以及作为栽培作物的概述 栽培大豆(GLYCINE MAX (L.) MERR)是二倍化的四倍体,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大豆亚属。栽培大豆是直立、茂密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5米。大豆栽培种包括三种生长类型:有限生长、半有限生长和无限生长(Bernard and Weiss, 1973)。有限生长以顶芽生长活动的停止,并产生腋生和顶端总状花序为特征,有限生长基因型主要分布在美国南部(成熟群5-10)。无限基因型其生长活动贯穿整个花期,主要分布在北美中部和北部区域(成熟群0-4)。半有限型具有不确定的茎,这些不确定的茎,在花期之后突然终止植物生长。所有的大豆物种都不能耐霜冻,在寒冷的冬季不能存活。 初生叶是单叶的、对生、卵形,次生叶是三小叶、轮状的,复叶是四片小叶或者偶尔更多的小叶。节状根系统由主根组成,从主根处会形成侧根系统。多数栽培种大豆植株表面具有细毛,但是也存在无细毛型。蝶形的花由5片萼片的管状萼,5片花瓣的花冠(一个旗瓣,两个翼瓣和两个龙骨瓣),1个雌蕊和9个融合雄蕊以及1个单独的较晚形成的雄蕊组成。雄蕊在柱头的基部形成一个环,在受粉之前一天伸长,那个时候长高了的花药在柱头周围形成一个环。豆荚是直的或稍微有些弯曲,长2-7厘米不等,由一个单心皮的两半组成,通过背部和腹部缝合连接在一起。种子通常是卵形的,在栽培变种之间种子的形状从球形到伸长变扁不等。 大豆作为一个经济农作物在多于35个国家被广泛种植。大豆的主要生产国是美国、中国、朝鲜人民共和国、韩国、阿根廷和巴西。大豆种植主要是以生产种子为目的,大豆在食品和工业部门有多种用途,是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家畜饲养的主要蛋白质来源。 大豆作为食物,在北美和欧洲主要被用于制作纯油、人造黄油、起酥油、烹饪和色拉油。它也被用于制作各种食品,包括豆腐、豆浆、豆奶和肉类产品。大豆粕被用作家畜定量饲养的配料。在工业方面,大豆可被用于制作发酵粉,抗体,肥皂和消毒剂。 大豆作为最古老栽培农作物之一,最早在中国的北方和中部被种植。关于大豆的最早记录是在公元前2838年由帝王神农写的一套叫做《神农本草经》的书。那些书里有关于中国各种植物的描述。历史学和地理学的证据表明大豆是公元前17和11世纪间在中国东部最早被种植的农作物(Hymowitz, 1970)。大豆于1765年被引进现在最大生产国美国(Hymowitz and Harlan, 1983)。 第二章 农艺学实践 大豆是短日照植物,因此在短日下开花较快(Garner and Allard, 1920)。光周期性和温度响应对于决定栽培适应地区很重要。大豆栽培植物的适应边界贯穿东西,受到纬度和日长的限制。北美有13种大豆成熟群(MG):从北方北纬45°的MG 000到接近赤道的MG X。在每一个成熟群里,栽培种都被分为早、中、晚熟。 当土壤温度达到10℃时大豆种子萌发,经过5至7天的有利条件将会出苗。在大豆种植的新区域,接种慢生型大豆根瘤菌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使结状根体系以最佳效率工作。大豆不能在酸性土壤中生存,所以需要在酸性土壤中加入石灰石。大豆经常与玉米,冬小麦,春谷类,干豆等农作物轮作。 第三章 物种起源中心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