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期刊学术论文范例:陈淳的《北溪字义》.docVIP

哲学期刊学术论文范例:陈淳的《北溪字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哲学期刊学术论文范例:陈淳的《北溪字义》 张立文 来源:《齐鲁学刊》(曲阜)2012年6期      【英文标题】Chen Chuns Bei Xi Zi Yi   【作者简介】张立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张立文(1935—),男,浙江温州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作为义理之学的朱子学,陈淳对朱子学的重要概念范畴的理解和疏释,以及其理论思维体系的诠释作出了独特的贡献。陈淳不仅详尽地记录了他与朱熹答问、其他学友与朱熹答问等600余条,忠实呈现了朱熹的思想,而且在探索、研究朱熹哲学理论思维体系中,撰写了《北溪字义》,为人们理解朱熹哲学理论思维起到教科书的作用,也为传播朱子学提供了易简的、入门的著作。   【关 键 词】陈淳/《北溪字义》/朱子学/概念范畴Chen Chun/“Pei-hsi-tzu-i”/Zhuism/conceptual categories   朱子学走出国门,远播海外,凝聚了朱子和其门人弟子的智慧,他与弟子们的答问、论辩,启发了他的学术灵感,也弥补他的欠缺和不足。他的《或问》、《朱子语类》以及师生往来书札,都是思想开放、自由论辩、互相启迪的珍贵记录,使人感受到教学相长的生动活泼的气象。譬如蔡元定往师事朱熹,“熹扣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遂与对榻讲论诸经奥义,每至夜分”[1](卷434,《儒林四·蔡元定传》)。在相互交流诸经奥义中,加深对经典文本的理解。一些门人弟子直接参与朱熹著作的撰写、创作,以及朱子著作的收集、编撰等。蔡元定从“熹疏释《四书》及为《易》、《诗》传、《通鉴纲目》,皆与元定往复参订;《启蒙》一书,则属元定起稿。尝曰:‘造化微妙。惟深于理者能识之,吾与季通言而不厌也。’”[1](卷434,《儒林四·蔡元定传》)蔡元定精通《易》之象数学,其著书有《大衍详说》、《皇极经世》、《太玄潜虚指要》、《八阵图说》等,朱熹与之作序。朱熹的学术成就,即是朱子学派集体智慧和智能创造的成果。   朱子学之所以大明天下,是与门人弟子积极发扬和传播密切相关。“昔孔子之徒三千,而斯道赖以昭著,朱子门人知名之士,如黄、陈、蔡、刘辈,亦不下数十余人。故其著述最富,问答最多,而理学因之大明”①。一种学说的兴盛,是靠弟子们的代代相传、诠释的。朱熹各据弟子们的所长,而指导其著述,也是其因缘。   作为义理之学的朱子学,陈淳(1159—1223)对朱子学的重要概念范畴的理解和疏释,以及其理论思维体系的诠释作出了独特的贡献。陈淳不仅详尽地记录了他与朱熹答问、其他学友与朱熹答问等600余条、10余万字,忠实呈现了朱熹的思想,而且在探索、研究朱熹哲学理论思维体系中,撰写了《北溪字义》,为人们理解朱熹哲学理论思维起到教科书的作用,也为传播朱子学提供易简的、入门的著作。   一、主体性范畴的诠释   陈淳继承、诠释、阐发朱熹哲学思维,其代表作为《北溪字义》②,其上卷从1-14个范畴,基本上属于主体性范畴;下卷从15-26个范畴,大体上属客体性范畴。它既是一本诠释哲学概念字义的著作,对理气心性之话题,道德性命之奥旨,阴阳鬼神之秘密,都能发其旨趣,又是一本体现陈淳自己理论思维体系的哲学范畴的专著。   天命之谓性,理学作性理学或心性之学,与程颐讲“性即理”,张载讲“心统性情”,朱熹赞扬这两句话颠扑不破,不无关系。陈淳阐发了心性情的意义和价值。   陈淳对心以规定:其一,心为一身的主宰。他认为,首先要搞清楚心是什么?“大抵人得天地之理为性,得天地之气为体,理与气合,方成个心”[2](P249),心是人得天地理气的性体融合而成。由于是理气性体的融合,其“虚灵知觉,便是身之所以为主宰处”[2](P249)。如人的四肢运动、饥食渴饮、手持足履等,都是心为之主宰。   其二,心无所不包,无所不统。“心之量极大,万物无所不包,万事无所不统”[2](P251)。心量无穷大、无限量,万物万事都被心所包括、所统摄,无一理一物遗留。“虽万里之远,一念便到。虽千古人情事变之秘,一照便知。虽金石至坚,可贯。虽物类至幽至微,可通”[2](P252)。心不受时空的限制,一念一照便到便知,不受至坚、至幽的隔限障碍,可贯可通。心具万能性、意念性、精神性、形上性。   其三,心为万化的源头。“心虽不过方寸大,然万化皆从此出,正是原头处。故子思以未发之中,为天下之大本;已发之和,为天下之达道”[2](P251)。天地万物的万化都由心这个原头变化而来,即心是万化根源、本原。未发与已发也以心为源头,而为天下的大本达道。   其四,心有体用。“具众理者其体,应万事者其用。寂然不动者其体,感而遂通者其用。体即所谓性,以其静者言也;用即所谓情,以其动者言

文档评论(0)

renw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