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东巴、东夷象形文字之演化.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东巴、东夷象形文字之演化 唐汉章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十个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东巴文化与 东夷文化便是同宗同根的二支不同的文化,在历史的演进中,东巴文化与东夷文化有 着共同特性,又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文字的演化与音乐的产生便是二者最有代表性 的特征。 东巴象形文字与东夷文化之初的岩画符号极为相似。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后者 已逐渐演变成今日更复杂、更抽象之文字——汉字,早期的原始文字——象形文字只 能在遗存不多的岩画或出土的陶器上见到了。而东巴文虽历经千年却依然流传于世, 成为考证文字起源的活化石。 东夷(吴越)文化中的音乐集江南山水之灵气,乐曲逶宛曲折幽扬,称之为“江 南丝竹”,其使用的乐器以笙萧、二胡、琵琶、笛为主,与纳西族东巴文化音乐演奏 的乐器如出一辙,其音乐也是异盐同工。只是江南丝竹在演变过程中古乐韵味已基本 不存,而纳西族的东巴音乐则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曲牌音乐,更显古朴。 “东巴文”是诸多文字学家一致公认的是目前世界上唯~仍然被使用着的象形文 字,属于象形表意文案类型,包括象形、会意、事、形声等字体,文字总数约1600左 右。(图一) 0龠 鼓 (图一) 文字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才脱离蒙昧时代,文 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的正式开始。文字的诞生也和人类起源一样,是难于解 开的谜团,永远吸引着广大科学工作者去探索。 有学者比喻说:“如果把文字的发展过程看作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国商代的甲 骨文就象一个剐满3岁的婴儿——从文字的性质角度看,东巴文甚至比甲骨文更为原 始”这话不无道理。然而还不十分确切,要知道远在甲骨文出现之前,人类向文明进 74 化途中曾先创造了“象形文字”,或称“刻划符号”。古文专家认为:象形是一种最 基本的造字方法。原始人按照自然界实际的样子,画出太阳、月亮、山川、河流…… 文字根据实物的外形“画”出来,古汉字里的“日”、“月”等字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种造字方法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都是“画成其物、随体诘 诎”。 “东夷”是指中华上古时期三千多年前生活在江淮、泗赣下游即泰山东南的杨州 “畴华之野”,包含今苏、浙、沪为中一tl,的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江西、上海、 浙江、台湾、福建这一广大地域。当然这一地域在3000多年前大部分面积还在海上, 然而经过漫长的变迁,沧海桑田,创造了东夷(吴越)文化。万里长江由西向东奔 流,在东夷(吴越)地区注入东海。一条大江将二个地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创造了 东巴与东夷二种文化。 在古代,由于东夷地区水上交通后来是陆路交通的便利,中原文化逐渐东移南 下,与东夷文化相结合,产生了吴越文化,纳西族聚居的丽江地区,山高路险,交通 不便,信息闭塞,在历史的进程中受外界影响甚少,因而原始的“东巴文字”才得以 保存至今。 东巴象形文字与东夷早期的刻划文有异曲同工之处,东夷文化象形刻划文字,最 典型的要数江苏连云港锦屏山将军崖石刻画。将军崖端一巨石平面略呈斜坡,有30平 方米左右,在长约20、宽约11米范围内,有三组刻画:第一组为人象型单线刻,并伴 刻欣欣成长的农作物;第二组以符号为主;第三组为头像,为文面、假面或戴圆冠的 人象,再一部分为日、月、星、辰刻划,似寓意“日月合璧”、“东方苍龙”之天 象。刻划中更有似管弦乐器的图形,或有神树扶桑之象征性刻画。在一组人象刻画中 一人有须,显然为男性,其身连着地上作物,象一“丰”字。这一组刻画构图古拙, 考古专家推定为七千年前东夷文化在文字出现之前的象形刻画,已代表了一定的含 义。(图二、图三) 办B*0@来:海 意嬲谬韶晁嵇≯ 夸?f嗣挚Fs善事汁d臻~” (图二) (图三) 75 这

文档评论(0)

在水一方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