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温子升的诗歌成就
温子升是北朝文学史上的关键性人物,《魏书·温子升传》云:“济阴王晖业尝云:‘江左文人,宋有颜延之、谢灵运,梁有沈约、任昉,我子昇足以陵颜轹谢,含任吐沈。’”在北魏人看来,温子升在文学上展露的才华已与南朝的沈约、任昉难分轩轾。应该说,温子升除了文章在当时享有盛名外,其诗歌水平亦可以与南朝文士相颉颃。逯钦立先生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共收录温子升11首诗歌,但即使在存录数量如此之少的情况下,温子升的诗歌从体制到风格都有相当丰富的变化,这是一个颇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本文拟从温子升对乐府诗题的改进及其对南北诗风的融合这两方面主要成就进行深入探讨。
一、对乐府诗题的改创
温子升在现存的11首诗歌中就有7首乐府诗,分别为《白鼻騧》、《敦煌乐》、《凉州乐歌》(二首)、《结袜子》、《安定侯曲》、《捣衣》。其中《白鼻騧》、《结袜子》与《捣衣》为乐府旧题诗,《敦煌乐》、《凉州乐歌》与《安定侯曲》则为温子升自创的新题乐府。下面将首先对各乐府诗题的本事进行考索,再分析温子升又在哪方面对其做了改进与创新。
温子升作有《白鼻騧》:
少年多好事,揽辔向西都。相逢狭斜路,驻马诣当垆。
按《白鼻騧》一诗收录于宋代郭茂倩编定的《乐府诗集》,而在《乐府诗集》第二十五卷载有题名为《高阳乐人歌》的乐府诗,在诗题下引《古今乐录》云:
魏高阳王乐人所作也,又有《白鼻騧》,盖出于此。可怜白鼻騧,相将入酒家。无钱但共饮,画地作交赊,何处碟觞来?两颊色如火。自有桃花容,莫言人劝我。
则可知《白鼻騧》这一诗题应为《高阳乐人歌》的另称,为北魏当朝的乐府诗。应该说这两首诗的内容基本接近,但具体写法则明显存在差异。《高阳乐人歌》侧重对内容情节的叙述,而温子升的《白鼻騧》则将其篇幅裁短,更注重对场面的静态描写。这一特点应是对南朝乐府的借鉴,但其行文风格则为北朝的特色。
有关《结袜子》的诗题,《乐府诗集》第七十四卷中《杂曲歌辞十四》曰:
《帝王世纪》曰:“文王伐崇侯虎,至五凤墟。袜系解,顾左右无可使者,乃俯而结之。武王至商郊牧野,誓众,左仗黄钱,右秉白旎。王袜解,莫肯与王结,王乃释旅,俯而结之。”《汉书》曰:“王生者,善为黄老言,处士。尝召居廷中,公卿尽会立。王生老人曰:‘吾袜解。’顾谓张释之:‘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既已,人或让王生:‘独奈何廷辱张廷尉如此!’王生曰:‘吾老且残,自度终亡益于张廷尉。廷尉方天下名臣,吾故聊使结袜,欲以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释之。”唐李白辞,大抵言感恩之重,而以命相许也。
郭茂倩将《结袜子》列为乐府旧题,但实际上以此为诗题的乐府诗留存极少,现所知仅温子升与李白二人有作存世。《帝王世纪》中所言之事,一般解释为众朝臣愿以己命报答王恩而却无人为王结袜。而温子升的立意与此截然不同,萧涤非先生对此诗曾有详析:“首句用汉宣帝事,见《汉书》。次用龙阳君事,见《战国策》。裁衣用班婕好诗,织素用古诗‘新人工织嫌,旧人工织素。织嫌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四句用四事,而一意贯穿,亦新颖。诗意盖讽世人之厌旧喜新。”显然温子升只是借用此事来反映北魏当时社会上一种厌旧喜新的风气,与本事已毫无关联,这应属于温子升的翻新创造。
温子升还有《捣衣》诗一首:
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播流黄。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
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翳翁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
《捣衣》诗是否为乐府诗存有争议。明代的梅鼎祚在其《古乐苑》曾云:“《捣衣》宋谢惠连有《捣衣诗》,后多拟作,不入乐府。子昇此篇,郭、左亦不见载。然相传为乐府也,唐刘希夷、李白乐府并有《捣衣篇》。”四库馆臣对此提出质疑:“温子升之《捣衣》,本咏闺情,亦强名曰乐府。柳恽、谢惠连、曹毗所作,亦同此题,何又见遗乎?”认为既然柳谢曹等人的同题诗均入乐府,就没有理由遗漏温子升的《捣衣》诗。但其实在逯钦立所辑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曾收录梁武帝萧衍的《捣衣》诗,同样也不入乐府诗。因此四库馆臣认为温子升的《捣衣》诗不为乐府的结论并不准确。一个现象颇值得注意,魏晋南北朝时期现存的同题《捣衣》诗,句式均为五言,而唐代题名为《捣衣》的乐府诗皆为七言,则应将温子升《捣衣》诗中的五、七言杂言形式看作是中间过渡的变体。换言之,温子升在这种乐府诗体的演变过程中实际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曹道衡先生在《南北朝文学史》中亦云:“《捣衣》诗纯用白描,气格已和后来沈佺期等人的作品较为相近。”
《敦煌乐》、《凉州乐歌》(二首)与《安定侯曲》这四首诗歌均为温子升的自创新题乐府。曹道衡先生指出《敦煌乐》与《凉州乐歌》可能是受到西凉音乐影响而产生的乐府诗,而葛晓音认为《安定侯曲》的情调类似南歌,应是以南朝乐府的内容装入北歌新曲的尝试。笔者则以为,《凉州乐歌》(二首)与《敦煌乐》这三首边塞乐府诗的最鲜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