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情与公意晚清军费协济运作的实态——以曾国藩、胡林翼私函为中心的考察.pdfVIP

私情与公意晚清军费协济运作的实态——以曾国藩、胡林翼私函为中心的考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莩东’同}玄 2012年第9期 历史学 私情与公意:晚清军费协济运作的实态 ——以曾国藩、胡林翼私函为中心的考察+ 刘增合 『摘要1清代协饷制度在成同时期主要是指军费协济和筹措。研究统兵大员督抚司道筹济军饷的实际运 作,当事者的私人函礼不可或缺。它可在相当程度上突破既有奏折类文献的局限。曾国藩、胡林翼大量的私 函文献,揭示出户部与各战区省份疆臣之间的关系并非如协饷规制显示的那样和谐有序、中规中矩.而是互 为戒备与彼此利用并存,关系非常复杂。军费筹济并未遵循协饷规制的一个突出例证是曾国藩对粤厘的筹策. 主客关系是否融洽成为军费筹措的一个重要指标。私情与公意是否妥-3平衡,既考验着成同战时的当事人. 也给今人如何认知协饷制度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参照空间。 『关键词1曾国藩 胡林翼 成同时期 协饷制度 军费筹济 [中图分类号]K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2)09—0099—10 清代协饷制度在太平天国时期的运作主要表现为军费协济和筹措.它遵循协饷制度的基本规程—— 直省与户部奉旨行事,在户部指拨之下,以有余补不足,酌盈剂虚,内臣与疆吏互相配合,各司其职, 户部扮演着军费协济的主导因素和统兵督抚的救赎者。这是今人对清代军费协济运作和协饷制度的基本 认知和印象。①这一认知和印象,与清代会典和户部则例对相关制度的描述也基本一致。然而,揆诸当 事者私人函札.上述认知却是一种虚幻的假象.大清会典和户部则例这类制度条文基本上遮蔽了鲜活生 动的内情。咸同时期,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私人函札相当程度上反映出战时军费协济的 另外一种真相,折射出督抚之间基于军费协济,在“公意”与“私情”平衡取舍的复杂情态下,户部不 仅不属于主导因素,反而成为督抚大员刻意提防的异己力量。 咸同时期,督抚要员与统兵大员的私密性函札数量非常庞大,解读不易。本文侧重解读曾国藩私人 函札,必要处,藉胡林翼等人的函札加以参证,初步揭示咸同战时军费筹济运作的实际样态,以匡正世 人对晚清协饷制度习惯性认知的偏差。 一、曾胡私函之独有价值 理解晚清制度,通常情况下,臣僚的奏章和皇帝的谕旨因存世总量较大.易于解读,最受学人关 注;公牍、札文、-详文、咨文亦因官报征录,使用方便。惟私人函札由各方收藏,散漫难稽,暗语和典 (GDl0CLS01)和暨南大学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刘增合,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广州,510632)。 ①此类关于解协饷制度的印象,散见各类著述,不枚举。 一99— 万方数据 故迭见,故实不易明了,人事指代更难厘清。如从抉隐发微、窥破真相方面看,奏章碍于各种顾忌,难 见真情,类多官样文章:相对而言。私人函札则恰好能够发覆真迹,显露内情。督抚要员对于军费筹济 这一重大问题向来不敢怠慢,对上峰、平行、属下选择何种文书,如何行文,断语轻重,情势缓急,动 机诉求,交谊深浅等.均有十分慎重的考量。尤为关键的是,学人研究中赖以支撑的奏折文本往往与历 史实态有一定距离,上奏者受不同动机的支配,为文或圆滑平顺,不留痕迹,或别有诉求,真音在话 外。这种情况极大地考验着研究者的敏锐性和判断力。私函文献的有效利用,则可使研究者深入历史情 景.甚至能够将相关奏折的描述加以证伪。曾国藩和胡林翼的数则私函堪为佐证。 首先列示曾国藩私人函札。曾氏向各方致函、复函中,注重别分人情宦势,公意与私情俱有思量。 动机不同.私函与奏折即显示出不同的意蕴。曾氏在奏疏中对军情形势曲加剖白。而私函所述实情危机 远超奏疏所言:“宁国为敝军进兵必由之路,人非至愚,断无不思救援之理。无如鲍张不来,宋郑抱病, 虽奏疏中强作夸大之言,镇定之象,而寸心实忧灼无地。”[1]应对总理衙门询问,外省官员是选择具奏陈 情还是私下相告,以官话应付还是推心置腹.言辞斟酌之间实在是别见一番周折。下文“官话”一语, 曾氏虽未明言其意,但它显然与“私下真话”已有不少的距离:“洋炮等件,覆奏时,不必会列敝衔, 总署系以私情相商阁下,不必以官话应之。卓见以为如何?”【2]此疆彼省督抚私下协商厘金收入的支配, 而且相约同辞具疏,已经不是寻常所见单章飞奏,神龙见头

文档评论(0)

gacz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