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机化学实验 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 赵华 实验内容 (一)葡萄糖溶液凝固点的测定 现在台秤上称取葡萄糖2.2-2.3g,再在天平上精确称量。将称好的葡萄糖小心倒入干燥洁净的测定管中,然后用25ml移液管准确吸取25ml蒸馏水沿管壁加入,轻轻震荡(勿溅出)。带葡萄糖完全溶解后,装上塞子(包括温度计与细搅拌棒),将测定管直接插入冰盐水中。 用粗搅拌棒搅动冰盐水,同时用细搅拌棒搅动溶液,但注意不要碰击管壁与温度计,以免摩擦生热影响结果。当溶液逐渐降温至过冷再析出结晶时,温度降低后又回升的最高点温度可作为溶液的凝固点(通过放大镜准确读数)。 凝固点的测定必须重复两次。两次测定结果的差值,要求在±0.04℃以内。溶液的凝固点取两次结果的平均值。 (二)纯溶剂(水)凝固点的测定 弃去测定管内溶液,先用自来水洗净测定管,再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然后加入约25ml蒸馏水,按上法测定水的凝固点(取两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思考: 1。此方法适合于大分子物质的测定吗? 2。如果待测葡萄糖中含不溶性杂质,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比较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滴定管的洗涤和使用方法; 2.了解溶液配制的基本方法; 弱酸电离常数及电离度的测定Determining the Ionization Constant of a Weak Acid 一.实验目的: Objectives 1.掌握溶液的配制和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 2.熟悉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 3. 了解弱酸电离常数的测定方法和pH计的使用。 ?实验五.缓冲溶液的配制和性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2.加深对缓冲溶液性质的理解, 3.学会使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 实验原理 缓冲溶液常由一对共轭酸碱组成,其中的共轭酸充当抗碱成分而共轭碱则充当抗酸成分,因此当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强酸或强碱时,其pH值能保持基本不变。缓冲溶液的近似pH值可用下式计算: 三、仪器与试剂 洗瓶 刻度移液管(5mL、10mL) 磁力搅拌器 玻棒 酸度计 烧杯(50mL) 玻璃电极 试管 饱和甘汞电极 量筒(25mL) 0.1mol?L-1Na2HPO4 1mol?L-1NaOH 0.1 mol?L-1KH2PO4 pH试纸 1mol?L-1HCl 0.1 mol?L-1NaOH 0.1mol?L-1HCl 实验内容 1.缓冲溶液的配制 H2PO4-—HPO42- 共轭酸加共轭碱 H2PO4-—HPO42- 共轭酸加强碱 : H2PO4-部分与NaOH反应 共轭碱加强酸: HPO42-部分与HCl反应 思考题 1、为什么缓冲溶液具有缓冲能力? 2、缓冲溶液的pH值由哪些因素决定? 3、缓冲溶液缓冲容量取决于哪些因素? 实验六.电离平衡和沉淀平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同离子效应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2.了解盐的水解及影响因素; 3.了解沉淀的生成及溶解的条件。 实验内容 1.酸碱溶液的pH值 2.同离子效应 3.盐类水解及影响因素. 4.沉淀平衡与同离子效应 5.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6.氢氧化镁溶度积的预测 1.酸碱溶液的pH 用pH试纸测定0.10mol·L-1HCl、0.10mol·L-1HAc、蒸馏水、0.10mol·L-1NaOH、0.10mol·L-1NH3·H2O的pH并于计算值相比较 2.同离子效应 (1) 在试管中加入5滴0.10mol·L-1HAc溶液和1滴溴甲酚绿-甲基橙混合指示剂,摇匀观察溶液颜色。再加入固体NH4Ac少许,振摇使之溶解,观察溶液盐的变化,解释之。 (2) 在试管中加入5滴0.10mol·L-1 NH3·H2O和1滴酚酞指示剂,摇匀,观察溶液颜色。再加入固体NH4Ac少许,振摇使之溶解,溶液颜色有何变化,解释原因。 3.盐类的水解及其影响因素 (1) 盐溶液的pH (2) 温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 在试管中加入0.5mol·L-1NaAc溶液1ml和1滴酚酞指示剂,加热后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并解释。 (3) 溶液酸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 在试管中加米粒大Bi(NO3)3固体,再加少量水,摇匀后观察现象。然后往试管中加 6mol·L-1HCL溶液至沉淀完全溶解为止。在用水稀释又有何变化?解释有关现象在配制Bi(NO3)3溶液是应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