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与教师成长赵小平.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领导,非常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摘自朱永新教授《我的理想教育》 ) 理想教师﹙朱永新﹚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5月4日勉励北大学子的话:“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教育中,“他只是个孩子 在教育中,他首先是“人”,而且他还只是个孩子。要把孩子当作孩子看,而不是看作“未长大的成人”。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 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教育要顺应自然,他在《爱弥儿》一书的开卷中即写道:“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要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 案例:外语该怎么学呢? “自然”外语教学法:“从人性出发”,不做“反人性”的事情。保护人性、发挥人性的教育的特征,就是自然。孩子要像学母语一样学外语。 母语学习有两个秘密:第一个:大量地听,不说。妈妈在孩子一岁的时候,从来不要求孩子说,而是让孩子大量地听。我们的外语老师做得到吗?做不到。他们从一开始就说“Follow me(跟我做)”,然后念完之后请学生站起来,“You,please(请你回答)”,但学生不知道怎么说,他就“Down!(坐下!)”,很生气,然后再换一个,导致学生焦虑。 第二个秘密。众所周知,妈妈和孩子们说话都是说完整句的话,很少说单词。比如妈妈对孩子说:“宝宝,我们来喝矿泉水。”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从来没有一个妈妈像我们的小学老师那样教孩子说话:“宝宝,跟妈妈念:矿,矿,矿泉水的矿”,只有我们老师才干这种事情!这样把一个完整的学习,有主题的学习,变得很零碎,那就坏了。 我们的妈妈在孩子没有学会单词之前,就给孩子讲完整的句子;在孩子没有学会完整的句子之前,就给他讲完整的故事。这就是妈妈。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先生对这一论点做了进一步阐发,提出“教育即生长”的命题,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儿童的生长,一切从儿童的需要出发。教育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在的东西强加给儿童,把儿童当成控制的对象和灌输的容器。 理想教育? 案例: 有一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女孩告诉她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小女孩说是薇拉小姐教的。结果这位妈妈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纪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可能会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幼儿园教孩子认识了26个字母之后,孩子便失去了这种想象的能力。她要求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伊迪丝的妈妈认为幼儿园这种做法损伤了小孩子幻想的翅膀,而法庭也最终因为伊迪丝妈妈有力的说法而判幼儿园败诉。 教育中,“他”是我们的学生 教师存在的全部意义是因为有学生,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 教师要树立每个学生都希望成功、都可能成功、都能够成功的坚定信念,自觉地将“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作为我们的教育信条。 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独特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合适的环境。 ●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绝妙的隐喻:“到哈佛学习.就像是很快帮助我找到了高速公路的人口处。” ●哈佛大学名誉教授程介明先生讲的《墙上的洞》的故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及其建议。为了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会员国制定教育政策时有科学的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成立了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一年内研究了70多篇有关世界教育形势和改革的论文,充分吸收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5年的思考与活动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于1972年提交了报告。 ※ “教学过程的变化是:学习过程现在正趋向于代替教学过程。” ※“应该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 ※ “如果改革不能引起学习者积极地亲自参加活动,那么,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专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