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课件.pptVIP

苏教版语文七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 五 夜 望 月 寄 杜 郎 中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讲 解 流 程作 者 简 介点 字 解 释诗 词 大 意诗 词 赏 析 2作 者 简 介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 颍Yǐng 川(今河南许昌) 人。王建是大历进士。早岁 即离家寓居魏州乡间。 20 岁左右,与张籍相识, 一道 从师求学,并开始写乐府 诗。” ,四十岁以后,“ 白发 初为吏” ,沉沦于下僚,任 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 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 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 3点字解释 十 五 夜 ① 望 月 寄 杜 郎 中 ②①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② 郎中:官名。 ( 唐 ) 王 建 中庭地白③ 树栖④鸦, ③ 地白:月光满地④栖:歇。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 ⑤落谁家? ⑤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4诗 词 大 意 中庭地白树栖鸦,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 雪那样白,树枝上安歇着乌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家? 5诗 词 赏 析 这是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七言绝句。以两句为一层意思, 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 露无声湿桂花。” 两句是写月上中天时庭院的景色。如洗乳般 的月华静静地泻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 微雪,聒噪 了一天的鸦鹊也逐渐消停下来,仿佛不忍惊扰这安详的夜 色,悄悄地隐栖在树上。夜渐渐深了,清冷的秋露润湿了庭 中的桂花,散发着氤氲的馨香。 诗人写院中的月色,只用了 “地白”二字,却给人澄澈、空明之感,让人不由得沉浸在清 净悠远的意境中,躁动不安的心也慢慢沉静下来。 6“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 明月,尽情享受这团圆的天伦之乐,但这秋夜的愁思究竟会 落到哪户人家呢?这两句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以虚拟悬想作 结:中秋之夜,人们都会望月寄情,但是,每个家庭成员的 离合聚散却不相同。如果哪家有人外出,哪个游子背井离 乡,那么怀念之情就会像秋露一样,更浓更重地落在这户 人家、这位游子身上。普遍性的情绪,体现在个别人身上, 而这个别人也包括诗人自己,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 “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 深沉。 7

文档评论(0)

hufengder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