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简介
一、实验室名称
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
二、实验室认定情况(实验室简史,约200字, 附实验室代表性图片1张)
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是在“地下水及地热实验室”(2004),“清洁能源实验室”(2005),“绿色建材实验室”(2006)“建筑节能实验室”(2007)的基础上,围绕建筑节能技术与新能源开发利用,对实验室建设统一规划,进行优化整合,并根据研究方向新组建了“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并在2010年申报为广西区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具备承担国家和自治区重大基础研究课题的能力,同时可完成相应的对外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
三、目标定位(200-300字)
面向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承担推动新能源开发和节能减排战略过程中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课题,形成在国内具有学术影响力的研究团队,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平台。通过中长期的建设,在中低温地热和太阳能利用、工业废渣资源化、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等方面做出在国内外具有学术影响力的重大研究成果,建成国内领先的清洁能源与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为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新能源开发利用以及节能减排的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并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新能源与节能学科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四、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浅层地能利用过程的岩土体热交换机制
①地源热泵的地埋管换热机理
通过采取岩土试样进行室内实验和模拟,研究红粘土、膨胀土、软土、石灰岩中的热物理特性;研究岩土体介质热传导的多场、多过程耦合问题。
②地热开采的环境效应
利用室内模型实验和计算机仿真模拟,研究分析含水层特征对地下水热泵换热的影响;研究在地下水热泵技术应用中地热水抽取和尾水回灌所导致的地下温度场变化规律。
(2)工业废渣资源化及绿色建材制备原理
①工业及建筑废渣资源化利用
开展区域内典型冶金工业废渣的形成工艺及共性理化特征研究,结合水泥、混凝土的性能需求,采用热、化学和物理方法相结合对工业废渣进行调控的可行性分析;针对废弃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开展相关研究,确定再生材料的力学特性以及相关耐久性性能。
②建材绿色制造技术集成与应用
开展气固两相流场基础理论研究及磨内粉磨-选粉一体化工艺的可行性研究,建立管磨机结构优化设计指标参数;水泥绿色制成技术集成与应用;开展开流选粉粉磨、湿粘仓料输送、机械-化学共激发、偏转扬料干燥、近正交均化系列制成工艺研究。
(3)绿色建筑优化理论与方法
①区域绿色建筑理论及设计研究
广西典型区域建筑形态及节能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被动式节能建筑形态设计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建筑构造体系、体量、平立剖面设计等空间及外部形态等与被动式节能的相互关系。
②建筑节能集成优化理论及技术研究
研究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技术及优化理论;研究并建立建筑物在清洁能源及节能技术集成应用条件下的节能模型。
五、主要研究成果
(一) 代表性研究成果(代表实验室最高研究水平或具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如高水平论文、专利等,可附加图片)
学术论文:
Changfu Wei, and K. K. Muraleetharan. Linear viscoelastic behavior of porous media with nonuniform saturatio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45:698-715,2007.
Chen Hui., Changfu Wei,H.-F. Cao,E.-L Wu,and H. Li. Dynamic capillary effect and its impact on the residual water content in unsaturated soil. Proceedings of Geo-Florida, West Palm Beach, USA, Feb. 21-25, 2010.
Chen Hui, Changfu Wei, R.-T. Ya, P. Chen and P. P. Yi.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 using the pressure plate extractor.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Geotechnic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Hangzhou, China, September 7-10, 2009, 511-514.
KeYu Wei, HaiBo Lu YanLin Zhao, Simu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