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疗发展概况及临床应用进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问题与展望 几个常见的问题: EB病毒感染窗口期一般为2周~4周,早期检测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 由于免疫缺陷体内抗体水平极低甚至没有; 血清学诊断干扰因素多,非特异性反应影响大等对血清学筛查造成诸多不利。 问题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检测技术不断进步, EB病毒与鼻咽癌相关的文献报道明显上升 临床上对可靠方便的特异性诊断方法的要求也日益增加,由于联合检测的应用,诊断的准确性必然会不断提高。 我们认为EB病毒抗体检测作为一种鼻咽癌早期筛查的手段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曾毅,张芦光,吴映成等; 广西梧州市EB病毒IgA/VCA抗体阳性者的追踪观察[J];病毒学报;1985年01期 2、曾毅;钟建明;李来云等 ; 广西苍梧县EB病毒1gA/VCA抗体阳性者的追踪观察[J];肿瘤防治研究;1983年01期 3、曾毅,皮国华,赵文平等; 检查ЕВ病毒核抗原的抗补体免疫酶法的建立[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0年02 4、皮国华,曾毅,余世荣等; 测定Epstein-Barr病毒IgA/EA抗体的改进方法[J];病毒学报;1986年04期 5、李灼伟,罗慧玲,简少文等 ;检测EB病毒VCA-IgA抗体在提高鼻咽癌检出率上的意义[J];癌症;1985年01期 6、肖锡宾,张昌卿,李经略等; EB病毒IgG-EA抗体测定在鼻咽癌筛查中的意义[J];癌症;1999年02期 7、邓洪,曾毅,黄乃琴等; 广西梧州市鼻咽癌现场10年的前瞻性研究[J];病毒学报;1992年01期 8、庞声航,刘航,邓洪, 等; 筛查中EB病毒抗体反应与鼻咽癌检出关系及质控研究[J];广西医学;1998年06期 9、孙宁,陈小毅;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B病毒亚型对区分鼻咽良恶性病变的价值[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5年04期 10、张锋,莫浩元,黄晓明等; 鼻咽癌高癌家族的监控和筛查[J];癌症;2000年11期 11、张昌卿,肖锡宾,李经略等; ELISA法测定EB病毒IgG/EA抗体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意义[J];癌症;1998年04期 12、黄腾波; 鼻咽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J];中 13、钟建明,廖建,李秉钧等; 鼻咽癌普查中EB病毒IgG/EA抗体检测的应用[J];实用肿瘤杂志;2001年04期 14、黄建英,胡敏华; ELISA法测定EB病毒IgG/EA抗体在血清学诊断鼻咽癌中的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2年02期 15、钟建明,廖建,麦稚平等; 检测鼻咽癌IgG/EA抗体的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2003年02期 16、袁晖,杨蓓蓓,许则丰等; 鼻咽癌患者血浆游离爱泼斯坦-巴尔病毒DNA定量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年03期 17、姜浩; 何志藩; 周建国等;1300例抗EB病毒壳抗原抗体测定对早期诊断鼻咽癌的价值[J];衡阳医学院学报;1994-12-25 18、 曹素梅; 黄腾波; 简少文;检测EB病毒ZEBRA/IgG抗体在鼻咽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上的意义[J];癌症; 1998-08-05 EB病毒检测对鼻咽癌患者 筛查及诊治的意义 湖南省肿瘤医院鼻咽放疗科 王 晖 本次讲座分以下六部分 一、鼻咽癌血清学筛查的历史 二、EB病毒及其抗体 三、EB病毒血清学检查方法 四、筛查的设计与质控 五、对鼻咽癌临床放化疗的指导作用 六、问题与展望 一、鼻咽癌血清学筛查的历史 鼻咽癌血清学筛查的历史 鼻咽癌是我国及东南亚各国高发病率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在国际上号称“中国癌”,在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病率达到男性30.96/10万,女性15.45/10万。目前对鼻咽癌尚无确切的一级预防(从病因上预防)措施。 因此人们把鼻咽癌的预防寄希望于二级预防上,即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初筛普查是“三早”的具体措施。筛查出来的鼻咽癌病人,一定要尽早得到正规治疗,才能降低鼻咽癌病人的死亡率。 鼻咽癌是也是我省高发肿瘤。所以在我省进行全省范围内的系统筛查,具有是非常重大的社会意义。 鼻咽癌血清学筛查的历史 在确诊的鼻咽癌中,大多为中晚期,治疗后,效果不佳,5年生存率长期徘徊在50%~60%左右。对鼻咽癌进行早期诊断以便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一直是鼻咽癌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抗体平均在鼻咽癌发病前3年就会有升高,患者的EB病毒抗体在高滴度水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